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国小鲜(科举)第76节(1 / 2)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便是如此。

  以后但凡是白云村的人,不拘男女,都要读书。

  原本秦放鹤手里就攥着二百赏银,汪扶风返京前,私下里又与了一百两做盘缠,额外还有各级各处送的许多细棉布并绫罗绸缎、笔墨纸砚,都可以换钱使,也不觉得教书先生一年几两束脩头沉了。

  这是给村子找的出路哇!

  老村长听罢,激动得老泪纵横,傍晚又去祠堂拜过。

  接下来几天,秦放鹤也不外出应酬,只在家中将秦松、梅梅提了来,亲自考教指点,又看着村民们收拾未来村学先生的屋子,也算忙里偷闲。

  十月十二,山长找的那位秀才便带着家小,坐着牛车来了。

  秦放鹤亲自带人到村口迎接,倒把对方吓得够呛,连连弯下老腰,口称不敢。

  他虽已近不惑之年,却连个廪生都不是,如何敢叫解元如此看待?

  秦放鹤少不得安抚一回,又与他论了几日学问,那秀才便觉受益匪浅,喜得无可无不可,恨不得当场拜师。

  转眼到了十月二十,秦放鹤早与齐振业约好县城碰头,便要启程。

  考虑到京城遥远,中途不知会发生什么事,人手少了恐不够使的,这几日便又从村中选了一个擅长相看牲口,会治一点牲口病症的汉子跟着。

  那家人本没想到还能有此造化,欢喜得快要疯了,当即去收拾行囊。

  十月二十三,大吉,宜远行。

  县学众人并孙先生、翠苗等都送到城外,周县令虽未亲至,却也打发了人送来酒肉,秦放鹤和齐振业一行人的马车上插满柳枝。

  待听得城中卯时的梆子响,二人朝众人拱手示意,“吉时已到,该起程了。”

  直到此刻,妞妞才意识到父亲将要远行,一时将过去几天的欢喜都抛诸脑后,伸出小手哭起来,“达,别走!”

  齐振业平时何等洒脱人物,此时听了,登时眼圈通红,险些泪洒当场。

  他忙扭头抹眼,背对着翠苗摆手,“回吧,回吧,啊!”

  秦放鹤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都没说,率先登上马车。

  在昔日好友的祝福,亲人的追逐送别下,马车披着淡金色的霞光,吱吱呀呀踏上新的征程。

  第47章 收藏涨1000加更

  似秦放鹤这样非应考,以私人目的出行,是不能走官道的,少不得一路颠簸。

  这个年代出远门实在不是什么享受的事。

  远离城镇几十里处,往往人烟稀少,放眼望去不见活迹。

  齐振业带来的人中,有一位曾往来于关中、京城和清河府,托他认路的福,一行人差不多总能在日落之前找到城镇、村落,或是庙宇道观,甚少错过宿头。

  秦放鹤提供通关文书和脑子,齐振业提供各项硬件,亦算绝妙搭配。

  十月下旬已很冷了,早晚皆有霜冻,他们出发后不久,便迎来了今年的初雪。

  似乎一夜之间,地面就被冻透了,梆梆硬,车轮和马蹄频频打滑。

  北方风沙又大,车马行动速度慢,严重阻碍进度。

  那带路的伙计眯着眼望了望天,驭马来到马车边,说:“少东家,秦老爷,看这个天气,咱们怕是赶不到下一处镇子。北边又来了乌云,阴恻恻的,后半夜恐又有风雪,若荒郊露宿,可要冻坏人了,便是牲口也吃不住。

  小人记得几年前往这边走的时候,三岔路口处有个小小茶棚,乃是本地农户自己开的,又有几间屋子,不如早早去那里歇脚,明儿也走得从容。”

  齐振业和秦放鹤对视一眼,“也好。”

  专业的事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他们只管赶路,并不胡乱发言。

  一行人又走了约莫一个来时辰,果然碰到一个三岔路口,也有一处小小院落。那院落外倒是有个茶棚,只是长满荒草,又落了灰,幌子也破败,显然许久没开了。

  秦山年岁小,又面善,便去叩门。

  只听吱呀一声,大门打开,露出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汉来。

  “老丈,”秦山笑呵呵指了指身后的马车,“我们主子是进京赶考的举人,路遇风雪,错过宿头,这左近荒无人烟,可好收留一夜么?”

  那老汉甚是慈善,又听说是进京赶考的举人老爷,登时唬了一跳,还要跪下磕头行礼,被秦山一把拉住。

  “老爷们来,原是小老儿一家的福气,”老汉讷讷道,“只是地小家贫,浑家又病着,无甚好招待的……”

  秦山便回马车那边说了回,又回来道:“无妨,原是我们打扰了,岂有嫌弃之理?一应吃食、铺盖我们都是自带的,只借碗水喝,借片瓦遮身,不至在外冻死罢了。”

  冬日西北风可不是好玩的,马车虽大,却也挤不下他们这将近十号人。

  那老汉听了,倒也罢了,忙开门请他们进去,只仍有些惶恐。

  原来这小院极小,本也不做住宿买卖,只能临时收拾出一间炕屋,其余的,也只好往柴房去。

  众人都不介意,呼啦啦进来后,阿发等人自去拴马,秦放鹤则带着齐振业去向主人家道扰。

  屋子很小很深,窗户纸也黑乎乎油乎乎,有几处还裂了,不知多久没换过,乍从外头进去,顿觉眼前一黑,要适应片刻才看得清。

  却见东屋热炕头上卧着一位老妈妈,角落里还缩着个穿着蓝黑色旧棉袄的少女,面黄肌瘦,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味。

  见外男进来,那少女便有几分羞臊,垂着头,用极小的声音行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