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国小鲜(科举)第75节(1 / 2)





  “才回来,也不好好歇几天,怎么这会儿就过来了?”

  昨儿翠苗那边一放鞭,恨不得半座城的人都知道秦解元回来了,他自然也不例外。

  秦放鹤说了自己即将外出游学的事,“虽未曾在外说,然大人对晚生照拂提携之恩,永世难忘,终究要亲自来拜会一番,方能解晚生忧思不舍。”

  意思是,不用担心我来日身份变化,你我之间的交情不会变,一直以来您对我的照顾,我也记在心上。

  所以就很舍不得,哪怕昨天刚到,累得要死,也还是第一时间跑来拜您啦!

  连孔家都没去哦!

  相较老谋深算的方云笙,其实秦放鹤更喜欢跟周县令打交道,因为此人行事更简单直白一点,或者说城府没有方云笙深——不然也不至于这么多年还在县令的位置上缩着。

  况且现官不如现管,方云笙品级虽高,却不在章县地界上,倘或白云村或县学有难,一时怕也顾不上。

  怕自己看中的人过得不好,更怕他过得太好,此乃人之常情……

  看着依旧年少的秦放鹤,周县令要说心中不别扭,那是假的。

  这才多久?他竟就成了解元!我这么大的时候干嘛来着?

  又是汪扶风的弟子,来日前途不可限量。

  反观自己,年纪几乎是对方的三四倍,虽接到圣旨说年底进京述职,可到底有没有缺,什么时候能谋到?一个月,一年,还是五年十年?都是未知。

  纵然方云笙有过承诺,究竟没落在纸面上,况且二人之前并无瓜葛,既非姻亲,也无师承,终究不可全信。

  原本二人身份一天一地,可如今却有一人振翅直飞,此去京城,未必没有新机遇……

  机遇啊……

  天下得机遇者良多,为何不能再多我一个?

  “……此去路途遥远,到底叫人悬心,我记得你们村一个叫秦猛的,很是可靠,之前不就陪你乡试?想必也练出来了,不如仍叫他跟着你,我也好安心。”不用秦放鹤提,周县令自己就安排得妥妥当当,“他走了,那个吏的缺只管留着,也不值甚么。回头再有合适的人选,叫他只管来续上。”

  秦放鹤原本也是这么打算的,只如此小事,底下管事就办了,没想过惊动周县令。

  不过如今他主动提出来,也是一番好意,秦放鹤自然不会往外推。

  周县令有意结个善缘,便同秦放鹤说了好些知心话,又将所知不多的京城新闻和注意事项讲给他听。

  顺利接收到对方的善意,秦放鹤也给予积极回应,气氛一度融洽至极。

  眼见日头渐高,秦放鹤顺势起身告辞。

  周县令也随着站起来,笑着挽留,“难得回来趟,不如留下用个便饭再走。”

  秦放鹤笑着谢过,“长者赐饭,本不该辞,奈何一早说好要去县学……”意思到了就行了,过犹不及,反倒束手束脚。

  周县令也不勉强,亲自送他,又在门口说了一会儿话,这才目送他远去,心中百感交集,一声长叹。

  有幕僚来送文书,见状问他有何心事,周县令想了一会儿,笑着摇头。

  官场考场皆无定

  数,一时风云变化,可能笨鸟先飞也不管用,又有后发先至者,皆是世事无常。

  今时今日,他尚且能够凭借资格履历占据一点微薄的优势,给予对方关心和帮助,可谁又敢说来日对方不会登高望远,轮到自己恭恭敬敬口称上官,要仰对方鼻息过活。

  他不比方知府背景深厚,除非必要,从不肯轻易与人结怨,反而要广结善缘,为来日打算。

  如今看来,那秦放鹤年少老成,哪怕为了周全名声,也颇重情重义。

  一个商户和小小村落都不轻易放弃,自己对他多少有些提携知遇之恩,只要关将这段关系维持下去,来日未必不能获益。

  周县令倒背着手,慢慢踱着步往回走,走到一半,突然停下来。

  机遇……

  或许,这正是自己的机遇也未可知。

  稍后秦放鹤去县学拜别山长及诸位先生,又收拾行李。

  如无意外,这里他以后就不会再来了,一时倒有些感慨。

  齐振业也掐点过来,亲自向山长请假,众人听说他也要跟秦放鹤远去,一个个馋得眼珠子都绿了。

  多我一个不多,不如一起带着啊!

  自从乡试铩羽而归,高程一反常态,不必人督促,竟也开始专注起本业来。

  他是个聪明人,之前只是偏执,如今心里存了一股劲儿,外人也就不用再多说什么。

  故而秦放鹤只讲了一句,京城见,转头高程就跟吞了五石散一般亢奋起来。

  次日又去孔府,老爷子亲自见了秦放鹤,一老一少关在书房内谈了许久,谁也不知究竟聊了什么,只是瞧着十分宾主尽欢模样。

  十月初五,县城的事处理完毕,齐振业继续留在家中与妻女团圆,秦放鹤则带着秦山、秦猛返回白云村。

  尚未到村口,老远便看见那一座高大华美的举人牌坊,秦山兴奋道:“乖乖,活了这么大,我还是头一回见这个!”

  还是自家的!

  真好看啊!

  石料还是外地运来的,白中透青,日光照耀下闪着细碎的宝石般的光芒,美而不俗、华而不奢,煞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