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佳人在侧第267节(2 / 2)


  “原来是她!”

  “对,她的一双儿女也来了。”

  赵司翰这个堂姐,丈夫生前做到了大理寺的少卿,可惜死得早不然还能再升一步。苏少卿出身也不简单,苏家虽然经过朝代更迭不如以前了,也是底蕴深厚的人家。苏少卿是容泓不远不近的一个远房表哥,他还得管赵夫人叫一声嫂子呢。

  亲嫂子他还能管一管,劝说赵夫人不要蹚浑水,这半远不近的表嫂,他就犹豫了。

  公孙佳问道:“你看这雍邑看得怎么样了?有什么想法么?”

  有!但是容泓现在心乱如麻,怕说不清爽,随便先糊弄了一个:“好像看到多出来一处像校场又不是校场,像书院又不是书院的地方,问了看门的苍头,说是您给军中准备的学校?这又是个什么安排呢?要我做什么呢?”

  公孙佳道:“雍邑是北方大城,有备边守土之责,往来除了客商还有兵士,我会择一些军中子弟来学习武备。武人刀头舔血,最好也识些文字、懂些礼仪道德。学点兵法律条,也好过只知道杀人放火。且还不用国子监,他们还不够格呢。”

  容泓内心翻江倒海,公孙佳这事办得,比别人想得都周到,御史天天骂丘八,就骂,偶有大臣看到“可造之材”的将领,也不过是请皇帝让某个人读一读书。公孙佳这一手,直接成了个制度,把将校圈进去了。那可真是太好了!贺州人里也有重视武将学识的了!

  心里才夸了两句,他表嫂带着儿女过来了!

  这个就不好了!怎么把女人弄到朝堂上来了呢?

  他抱怨的时候就忘了,公孙佳自己就是个女人。

  公孙佳却很高兴:“咱们先为夫人洗尘,再几天呀他们就都来了,郑翁翁、七郎是明天,朱家叔父、表姐他们是后天……”她一口气又报了好几个人。容泓数着,有这些人,架子就算搭起来了。

  他心中有事,赵夫人也有点拘谨,赵夫人的一双儿女约摸十来岁,也都比较沉默。气氛沉默得让公孙佳庆幸自己带了歌舞伎,歌舞一上,再随便客套两句就能不显冷场了。

  赵夫人也不觉得有问题,初次见面客套而不深入才是正常的。公孙佳则是记下了容泓的反应,心道:得谈谈,他一定有什么想法了。

  宴散后,公孙佳安排赵夫人母子几人在不远处的一处住下,此时城中最好的住宅都在她手里安排着,公孙佳也不吝啬,随手给了一处不大不小的宅院。也给赵夫人几天假,让她与儿女在城里先转转,再回来做事。

  容泓却没有留下来与公孙佳说正事,他问明了赵夫人的住处,要求次日拜访。他要当面问一问赵夫人:你为什么过来当官了呀?你有诰命在身,就算是要帮“侄女”做事,也不用自己当这个外朝的官吧?这不开玩笑呢吗?本朝有一个例外就已经足够了,您这样会被人指指点点的。

  容泓打了半宿的腹稿,第二天直奔赵夫人家。

  第260章 赵锦

  还没上任就先得假期, 赵夫人对公孙佳的观感还不错,她确实需要几天时间。她先到了公孙佳送她的宅子看了一圈,儿女一左一右伴着, 女儿苏谦有点无聊地说:“还可以。”语气里并不很满意。

  赵夫人道:“已经很好啦。”

  “呃……”

  “你想要什么?嗯?”赵夫人轻声细语地问。

  “这——”

  她弟弟苏逊道:“比咱们在京城住的也不差。”

  赵夫人点点头:“这就对了。”

  这宅子只有最基本的陈设, 占地面积也不很广, 在见惯了京城大族的人眼里, 是称不上豪宅的。

  “我不明白。”苏谦说, 母亲对他们姐弟的要求颇为严格,品评人物也一向标准很高, 怎么说起公孙佳来就这么宽和了呢?

  赵夫人轻叹一声:“我一辈子好强, 尽心教导你们是想养出谦谦君子,不是养出个瞎眼的傻子。我倒宁愿你们目下无尘,至少你们还知道个高低上下。”

  苏谦心底有点谎,半是辩解半是疑惑地问:“阿娘以前不是这么教我们的,您说过的, 我们要抬起头来。”

  赵夫人因自己要强, 对一切要求都很严格, 也造就了女儿看什么都要仰起头来, 过于自傲了啊。赵夫人心道:这可要掰回来了。

  她说:“人生在世必得有一身傲骨, 也要有自知之明。譬如这里,你想要她给你什么样的宅子?一个有求于我的人,送这样一个宅子, 当然不算什么。要是我能解他之困, 再好的东西我都能开价。如果是像丞相这样的人, 随手赏我的哪怕不如这个,也是难得的,是她给我的体面, 她并不是非我不可呀。”

  苏谦认为自己听明白了,马上说:“那还能有谁?为什么她会求到舅舅门上?不是我没有高低深浅,据我看来,本来就是她有求有阿娘嘛。”

  赵夫人笑了:“求?她那是给你舅舅做脸呢!要说求,是你舅舅和舅公求的她,打从一开始求娶她的母亲,到现在又要向她求援的。”

  苏谦呆掉了:“怎么会?我以为……”

  “你们以前太小,说了你们也不懂。现在是时候告诉你们了,先帝进京之前,京师曾几经匪患,管你什么金枝玉叶、名门望族,铁蹄过处踏碎尸骨。敬重?是啊,教坊司的头牌吃穿用度比咱们家的穷亲戚们还好呢!在他们眼里,名门出身,也不过就是个‘头牌’。你瞧不起她,她倒瞧得起你,那也要看是怎么瞧的。圈里的名马,够看重了吧?吃的草料比一个小官儿的俸禄都高,又能如何?终究不是人!你们呐,是没吃过苦头,没见过乱世!”赵夫人越说越尖刻,听得儿女目瞪口呆。

  赵夫人心情倒好了一点,女儿还不算太傻,不是以为自己有个姓氏就见谁都瞧不起的,是判断别人出身不够高,又有求于己才会挑剔。要教的就是——如何判断自己与对方的地位差别,或者说明白一点,实力的差别。

  赵夫人语重心长地说:“你也是没了爹的人,你娘自认不输她娘,你倒是做个丞相给我看看!你是瞧不上丞相的位置吗?别说你不想,你是不能,是办不到!就这样,你还敢轻视她的举动?告诉你,她今天已经拿捏住我了!以后要像尊敬我一样的尊敬她,有朝一日我要死了你们遇到事,求到她的面前她才会庇佑你们。”

  苏谦仿佛被雷劈了一样,她从来没有从母亲口中听到对一个女子有这么高的评价。

  她弟弟苏逊还勉强能坚持得住,抓住了一个重点:“阿娘说的‘拿捏’?”

  赵夫人慈祥地看了儿子一眼:“我把你们带来了呀。”

  苏逊小心地问:“是我们妨碍了阿娘吗?”

  赵夫人又叹了一口气:“人呐,无欲则刚。只要有所求,就有软肋。你们的前程,是我的责任。”

  苏逊马上说:“如果让阿娘为了我们的前程而受委屈,就是我们的不孝了!儿出身不低于人,自认学识也不很差,咱们既有宗族也有舅舅他们扶持……”

  赵夫人笑了:“他们都不是你们的亲爹亲娘,能与父母一样吗?再说你舅舅,如果你舅舅看顾你的条件,就是让为娘过来给丞相做事呢?”

  苏逊这孩子,打小读的圣贤书,十岁上死了亲爹之前也是个大家公子,正经人一个,大家族里的礼仪往来是知道的,脏事、交易却是没见过的。丧父之后是比之前艰难了一些,有亲娘在、有家业在,却像赵夫人说的那样“没有真正吃过苦”,仍然有一股高高在上的天真之气。

  赵夫人把他带了过来,也是为了自己算是“出仕”,带儿子在公孙佳面前晃晃,为他谋个出身,也是为了就近给儿子做指导,助他理解一下官场、世情的险恶之处。她所谓的“拿捏”,乃是与公孙佳一打照顾,公孙佳看到她的儿女,尤其是听到苏逊的名字的时候,赵夫人就知道公孙佳看破了她的这个想法。

  赵夫人在儿女心中地位极高,两人心里母亲是个比父亲还要高明的人,母亲这般推崇一个人,他们两个迅速收敛起了散漫的心思。苏谦问道:“那我今天,刚才,会不会……”

  赵夫人又是一声叹息:“不会。她不会与你计较,也不是看在我或者你舅舅、舅母的面子宽恕你。她已经不必在意你一个闺阁里的傻丫头怎么看她了,你却还当自己的一举一动很重要。记住,那是丞相!不是京城淑媛要结交什么手帕交。”

  这一切对苏谦的冲击过大,她有点理不太清思路。赵夫人道:“没关系,以后的日子还很长,慢慢看你就知道了。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