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女配她三辈子孤寡第11节(1 / 2)





  二夫人张氏一看婆婆和妯娌那毫不意外的稳当样子,原本麻爪的人直接酸了,感情就她是完全不知情的呀!

  现在回想一下之前东府的异样,就能说得通了。

  张氏酸唧唧地看了老太太一眼,嫂子这个侄女到底是姓王的,这姑侄俩才是一家人,她这个外甥女姓张可不就外道了?

  老太太一看二媳妇,就知道这脑瓜子里不知道在那瞎琢磨啥:“好了,你带着孩子们回吧。”

  “母亲,怎么就打发我走呢?”张氏不干,挨了过去,挤开老太太的大丫头和小王氏一人扶一边,压低声音道,“这事儿你们是不是早就知道了?怎么就把我一个人蒙在鼓里呢?”

  “谁蒙你呢?”老太太心说,谁还不知道你这张破嘴,你要是知道了,怕是没多久整个国公府里里外外就都知道了,不用三天定然满城风雨,“陛下又没答应,这圣旨没下,哪个不要命的胡咧咧。”

  “那这会儿你们说话可不要赶我。”张氏心大的很,一听老太太言之有理,立刻抛开了这一桩,把注意力放到了眼前。

  “你来,你来,孩子先给送回去。”老太太无语,两个孩子一个三岁一个八个月,这一大早的折腾起来,这会儿不赶紧带着回去还要凑热闹。

  “哎呀母亲,没事儿,正好您都好久没见过他们姐弟俩了,就让他们在你这儿玩会儿呗,等过午的时候暖和一些再回去。”张氏一边说一边打发西府的妾室下人们带着另外三个便宜儿子回去。

  这会儿虽然还不算冷,但是早晚的温差已经很明显了,张氏说的也没错,老太太只能点头应下了,安排丫头先回院子准备起来,免得西府好容易盼来的嫡子嫡女冷了饿了。

  另外周明妍也被老太太叫住,一起去了她的院子,周鸿云则带着周茂学撤香案,然后把圣旨送进祠堂里供奉。

  第14章 守寡第十四天

  整个前院在热闹过后又安静下来,周清妍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心里又酸又涩,她不知道怎么了,怎么突然就没有人搭理她了,虽然下人们还是一样,但是家里大人的态度都变了,别说一惯生疏的老太太和继母,就连一向宠爱她的父亲和哥哥对她都不如以往了。

  难过的周清妍根本不知道,周鸿云和周茂学确实宠爱她没错,但是当她把自己和他们的前程,乃至于整个周家的未来一起摆上天平的时候,结果就注定了。

  作为一个大部分时间都在礼部坐冷板凳的郎中,周鸿云比起其他开国的勋贵落魄宗室们,自然是已经好很多了,但是比起在朝堂上掌握实权的新贵豪门来那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日暮西山】。

  兄弟俩一个从五品的郎中,一个从六品的县令实在已经窘迫至极。

  好在承国公府在军中还有人脉还有势力,所以皇帝给了他们青眼才有了皇太子和周清妍的婚事。

  但是皇太子死了。

  周家的通天梯被斩断,周鸿云恐怕是除了帝后之外,最为皇太子之死伤心难过的了。

  后面虽然有五皇子和老三的婚事做补偿,但谁都知道不过是聊胜于无,周家一只脚都跨进去了又被打了回来。

  后来婚事发生了变动,周鸿云心思就浮动了,事实上他们周家也是可以搏一搏这从龙之功的。

  但这心思有归有,希望却并不大。

  如今的陛下年不过四十,文武双全,只小两岁的周鸿云都不敢说自己一定能活过皇帝。

  即便是要投资五皇子,那成本之高昂,回收的期限之长也让人心生倦怠。

  但是老三和皇太子的婚事就不一样了,皇太子已经死了,就说明不管以后宫中形势怎么变化,只要皇帝还活着,已故的皇太子就是帝后的好大儿,那作为皇太子妃的娘家就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甚至后面便是卷进了皇子们的争斗,看在皇太子妃的面子上,周家也不会摔得太惨。

  周鸿云给周茂学里外讲了一遍才叹口气:“清清一惯性子娇,看她伤心难过,为父这心里就好过了吗?”

  “儿子知道父亲疼爱我和清清。”周茂学自从被打了一顿后,再不想和周明妍挨边了,只有疼过的他才知道那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惊惧。

  “此一时彼一时,老三做了这个皇太子妃,大半的好处怕是最后都要归给五皇子,若是有朝一日能一步登天,这点子姐妹间的矛盾又算什么?”周鸿云无奈道,“你有时间好好跟清清说一说,莫要钻这死胡同,送上门的好处往外扔。”

  周茂学连连点头:他懂了。

  三妹妹不是三妹妹,是皇室给周家的一面免死金牌。

  哪有把自家的免死金牌往外砸的道理。

  周鸿云带着周茂学接待附近消息灵通的邻居,都是过来道贺的,后面怕是会来不少人,这京都城里的贵人们,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这桩婚事他们知道了消息都要上门恭喜一番,哪怕是只是为了在皇帝面前做个姿态。

  内院中老太太身边的大丫头捧出一个盒子,老太太打开后递给周明妍:“这是你母亲留下来嫁妆,从你前头订婚我就让人给你开始整理了,现在交还于你,趁着大婚前打理清楚,也免得婚后麻烦。”

  周明妍接过厚厚一叠单子,除了一部分物品清单之外,还有一叠是地契房契,只不过不是京都这边的,而是西北那一片的。

  “虽说皇太子已经不在了,但是陛下娘娘爱重皇太子,只要没有立新的皇太子,你大婚后估计还是住到东宫。”老太太猜测的很有道理,“这进了宫之后外出就不方便了,你可懂?”

  所以进宫之前周明妍最好把这些东西都理清楚,交给自己信得过的人打理,这样她进了宫之后只要按时派人巡查就好了。

  “嗯。”周明妍两辈子都属于资产很丰厚的,所以这一叠清单和契约拿到手里,她就大概估算出这是一笔非常庞大的财富。

  但是在她模糊认知里,她这辈子的母亲董氏似乎是小门小户出身,嫁给周鸿云完全是意外,可以说是登月碰瓷的那种,而且因为是孤女,所以外家也没有人了。

  结果老太太说这么一大笔让人侧目的财富居然是董氏的嫁妆?

  小门小户?

  或许只是对当时老国公还活着时候,煊赫的承国公府来说是小门小户。

  事实也确实如此。

  董氏的父亲是老承国公的亲信,但不是军中的,而是西北那一片的首富,西北军养得比草原上男儿们更加膘肥体壮,董氏商行可当首功。

  只是可惜董父本就是孤儿出生,生的也是独女,后头病重就将全部身家和独女托付给了老国公。

  老国公转手托付给了老太太,结果正遇上罗氏新丧,周鸿云要死要活,喝多了进错了房间,虽然一个醉倒在外头的长榻上,一个水土不服喝了药昏睡在里间,但毕竟孤男寡女同一间房待了半夜,事情已经遮掩不过去了。

  周鸿云觉得董氏算计他,他是喝醉了,董氏喝了药昏睡,那为什么没有守夜的婢女?不然他一进去就能被推出来,也不至于一直到天亮了婢女进来才喊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