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国小鲜(科举)第63节(2 / 2)


  就这样,秦放鹤意外多了个比自己年龄还大的迷弟。

  高程开始对秦放鹤围追堵截,每天一大早就收拾齐整跑去他宿舍门口,一改当初的嚣张,彬彬有礼地敲门。

  “咚咚咚”

  “秦兄,今日阳光明媚,不如做题吧!”

  “咚咚咚”

  “秦兄,今日细雨霏霏,不如做题呀!”

  “咚咚咚”

  “秦兄,今日初雪皑皑,不如做题啊!”

  “那厮简直比山下公鸡打鸣还准!”与孔姿清围炉小聚时,齐振业第无数次抱头崩溃。

  他都记不清自己上回睡懒觉是什么时候了!

  算术那种玩意儿有什么好玩儿的?

  他看了就头疼!

  孔姿清扯了扯嘴角,又看秦放鹤。

  后者正埋头剥柚子上面的白络,头也不抬,“是块偏才。”

  不得不说,高程在数学方面确实很有天分,若生在现代社会,好生培养,或许也是个能冲一冲奥数的苗子。

  之前高程尚且有所收敛,如今意外遇见秦放鹤,知己难求,瞬间就放飞了。

  朱先生就不止一次在课堂上抓到他摆弄算筹!

  不是同类人真的很难理解这种感觉。

  至少秦放鹤能看得出来,高程读书只是读书,但研究数学时,是真的快乐。

  不过时下算学毕竟不是正道。

  便如之前秦放鹤写话本,之所以不大肆宣扬,皆因若一个人功成名就后,偶然被人得知还能写一手好话本,世人会赞你广涉猎、有雅兴。

  但若话本子早于成名宣扬出去,哪怕日后有所成,世人也只会叹:都是杂学分了心,若当初一心做学问,必然更上一层楼。

  秦放鹤私下找高程谈了一次,后者倒是听进去一些,至少开小差不摆在明面上了。

  转眼来到天元二十五年,阳春三月,残冬也只剩了一点尾巴梢儿,孔姿清正式外出游学,秦放鹤等人都去送了。

  这年月,外出游学风险极大,不乏出门之后便再也回不来的。

  孔姿清曾见过荒年惨剧,晓得人性之恶,自然不敢怠慢,足足带了十多人随行。

  他一走,秦放鹤可聊的朋友、可去的地方便去了一大半,也有些懒怠,便转身投入到学术和资料分析上。

  同时,“秦体”在章县文人圈子内迅速流行开来。

  起因是秦放鹤连续两年在白家书肆发行的选本中挑大梁,每次投的几篇文章中,秦放鹤都有意识地使用了不同的风格,有符合主流审美的华丽之风,也有他特有的综合了时下潮流的变种“首先”“其次”“再次”干练之风,以防日后科举考试中自己风格频繁变化,惹人质疑。

  若说传统文章是一团圆圆满满雍容富丽的花,那么秦放鹤的这种文风便如拆开来,直线型排列的标本。

  可能不那么赏心悦目,但足够简单直白,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最多的有效信息铺开,一目了然。

  广大学子读到后,颇觉有趣,觉得既然是小三元钟爱的,必然有其过人之处,私下便模仿起来。

  但真正促成这一风潮的还是周县令。

  时下写条子、奏折,乃是面陈都喜欢先来一段溜须拍马的开场白,譬如什么“近日风和日丽,百姓们各个精神饱满,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正是大人您执政有方,上天满意,方得如此……”等等。

  故而拿到文书后,若遇情况紧急,众人都会非常熟练地直接翻到第二页再看,一点儿都不会错过主题。

  作为基层官员,周县令每日要处理琐事无数,本人又比较务实,就很不耐烦看那些废话,见了秦放鹤的文章便觉有趣,当即命下头的人在上条子时也照这个来。

  上行下效,本地父母官如此推崇,下头的人少不得也跟着学。学过之后就发现,确实能提高效率。

  一来二去的,竟成了风潮。

  就连李先生也曾公然打趣秦放鹤,说如今“秦体”“三元体”倒比秦放鹤本人的名头还响亮些。

  另外,孔姿清大约是与孔老爷子达成了某种协议,他走后,孔家开始像以前给自家少爷送东西那样,依旧稳定且频繁地出入县学。

  只是此番带来的却不仅有日常的衣食,更多的还是朝廷邸报,并各路可以对外公开的政策变动。

  县学邸报一月一达,但孔家却能在朝廷邸报发行后的第六天就送到秦放鹤手上,着实令他惊喜。

  或许是秦放鹤助推孔姿清拿下解元一事,再次刷新了孔老爷子对他的认知,这一次,老头儿终于将他放在平等对话的高度。

  不是师徒缘分,而是结盟。

  由此开始,秦放鹤终于对现存的大禄朝廷有了初步且全面的认知。

  一张庞大的立体三维数据图在他脑海中缓缓成型。

  这便是世家大族的真正恐怖之处。

  同样的数据,若换做秦放鹤自己去搜集,可能需要花费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他可以放心去赴与解元的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