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小尝院试(1 / 2)





  拿着书回府, 过了几道门,就见谢允急匆匆地走了出来。他一向是平静的人,此时也有两分急切。

  楼天宝忙说:“少爷,我没事, 几道题都押中了, 剩下的题我也能答出来。”

  谢允让她将题回忆了一遍, 又听她大概讲了一遍写了什么, 这才点头, 表示自己放心了。

  楼天宝笑着说:“等回头再找孔先生详细看看。少爷,这里有几本新书, 你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

  谢允和他的父亲一样,也喜欢看书。不过两人喜欢的类型并不一样。他更喜欢看故事。

  楼天宝将那本《永庆升平》拿出来给他,又将其他自己买的书一本本放到案几上,让他自己挑。谢允给她行了不少便利, 书给人先挑也是应该的。

  谢允看了看,翻了翻, 他对楼天宝说:“哪家书局的?”

  “恪心。”

  “念夏, 你找个小厮出去把这几本再各买一册。”谢允对站在一旁的贴身丫鬟说。

  楼天宝见着那丫鬟拿小毛笔记下了书册的名字, 掩嘴笑着出去了。

  她也不知道丫鬟笑什么, 总觉得那笑容……有些像自己的姨母。

  还没等楼天宝说话, 一旁的谢允先开口了:“这书用了你的月钱, 我就不要了。让小厮出去买书, 能多得一些跑腿费,他们愿意。”

  话是这么说,楼天宝还是叹了口气道:“允哥儿, 下次可以直接把钱给小的, 小的亲自出去买。”

  “怎么又自称‘小的’。”谢允道, “我知道了,下回你亲自赚这跑路费吧。”

  楼天宝:“……”不是,她不是贪这点钱。

  谢允又说:“下一次多带两三册书,一次二两,你道如何。”

  楼天宝:“……没问题。”

  她屈服了。

  二两可是她两个月多的月钱,在这个不能用现代现金与游戏币的世界,二两是笔大数字。

  谢允拿起那本《永庆升平》,迤迤然往书斋的方向走。

  楼天宝又想起什么,追上去问:“少爷,日课做完了吗?”

  原本脚步轻飘飘好似要飞起来的谢允,僵了一僵。

  楼天宝眯了眯眼。

  她就去考了一天试,功课就开始疏忽大意了,果然还是要多多督促才行。

  于是她对一旁另外两个贴身丫鬟说:“熙春姑娘、敛秋姑娘,我今日考了一整晚,脑子有些沉顿了,可能一会儿陪少爷读书会睡过去,请两位拿柜子上的蒲扇,见我睡着了,就打我一下。这样我才好督促少爷。”

  熙春是个温和性子,她摇摇头。敛秋为人硬气些,她可以做这个。

  但是敛秋总觉得无缘无故打人不好,她打算一会儿喊拂冬来。

  谢允在前说:“你也不用做到如此。一会儿就去休息吧,我日课只剩一点了。”

  楼天宝在后跟着走,她笑着说:“允哥儿,我日课还一字未动。”

  惯常都是年纪比谢允大的人叫谢允允哥儿,还得是那些和他亲近的丫鬟仆妇,或是贤王妃。

  要是楼天宝这么叫了,就是在请求他帮帮忙,每次语气都会软一些。

  果不其然,十四五的少年已经熟悉了这套,他没再说什么。

  楼天宝乐呵呵地跟着进了书斋放书。

  吃过晚饭,丫鬟给两人掌灯,楼天宝还是坐在小榻上温书。今日孔先生布置了一道题,她得在明早前解出来。

  只是她的确有点困,眼前的字看着看着就搅成了一团,一个个活了,在她眼睛里玩丢手绢。

  念夏端着一碗糯米酪丸进来,就见谢允拿了一件褙子,正小心地给趴在小榻桌案上的楼天宝盖着。

  她不好立刻进去,只好在外又站了一会儿。等谢允盖完衣服,念夏才将酪丸放到了谢允的书桌上。

  念夏满脸笑容,她对谢允笑,把谢允笑得有点不自在。

  谢允压着声音道:“你怎么这个表情。”

  念夏也压低了声音:“这不是看允哥儿和小书童关系好,念夏心里高兴。”

  “这有什么好高兴的。”

  念夏道:“奴婢是为允哥儿高兴。从不见允哥儿有亲近的同龄人,这小书童委实不知天高地厚,但看久了也觉得可爱。”

  谢允拿了那碗丸子,径直走到院子里。

  念夏跟在他的后面,脸上还是了然的笑。谢允特意到室外吃,因为碗勺碰撞会有声音。

  谢允走到书斋外的小天井中,端着碗将丸子吃了。这丸子里包着甜甜的酪,是半果冻状的,糯米丸子也做的很有嚼劲,谢允专注吃完,没注意一旁念夏走去与熙春说话。

  他觉得念夏多虑了。

  自己就是因为没有朋友,而胡天保这小子和他志同道合且没大没小,他才会如此的。

  “啊,王爷!”一旁的念夏忽然惊声道。

  谢允抬头,正好对上了贤王的双目视线。

  贤王眼神平静无波,仿佛这月夜下的微光。

  谢允将碗放到了石桌上,回身道:“父亲,是我让他睡着的。”

  贤王站在廊下,他微蹙双眉。往书斋里看了一眼,他便说:“他今日院试回来,小睡无妨。我来是有别的事要和你说。”

  谢允走上两步微微欠身,表示自己在听。

  贤王挥手屏退了丫鬟与随从,他让谢允走近些,走到雕花廊下。

  谢允感觉自己的父亲似乎是要说什么大事,面容也不由得凝重起来。

  “乡试是八月吧。你好好准备,学政与我说,这次秋闱的考题侧重策问,我这两日让门客去寻清客来,另你明日起就到我房里看奏折吧。”

  北宁贤王的权势的确不小。往常王爷是决计碰不到各地奏折的,大明时期多以内阁权臣与东厂顶头的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先过一遍,将重要的那些票拟出来,递交给皇帝。

  然而北宁的内阁之中只有权臣而暂无首辅,司礼监及其下属的东厂也没有那么强大,康王与贤王二王手握的权力,足够皇帝忌惮了。

  贤王与康王都能看奏折。

  谢允表示自己知道了。

  他刚想回书斋里完成今日残余的日课,却听身后父亲又说了一句:“皇帝要见你。”

  谢允的脚步停住了。

  他回身看向自己高大的父亲,他才十五岁,必须仰视才能看到父亲的脸。

  贤王道:“此次召见,皇帝不止召了一个人入宫。你与谢佩一起,或许还有谢凝,以及几位贵子贵女。”

  谢允从未见过皇帝,这次算是第一次面圣了。

  他不知皇帝找他做什么事,年轻的小脸上透露出一丝疑虑。

  “不用担心,我让长贵和天保跟着你进宫。长贵是司礼监出来的人,他会帮你。天保又是能说会道的,到时候让他讲两三个故事,时间也就过去了。”贤王安慰他道。

  谢允说:“父王,我是担心谢佩。能不带她进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