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佳人在侧第239节(1 / 2)





  公孙佳默然。

  朱勋道:“我也没什么能嘱咐你的,不过有什么小兔崽子惹事儿,用到我时,只管来找我。”

  “哎。”

  说不几句,宫使带着御医又拼命地赶了过来。两处御医一合计,朱勋这伤要养很长一段时间,朱勋便说:“那我就上表休致吧!”

  公孙佳一声轻叹——这才是要变天了呢。

  ~~~~~~~~~~~

  次日一早,太尉落马受伤以致不能上朝的事就传遍了,朱勋休致的本章也及时递上。

  公孙佳与霍云蔚都紧张地等着章熙的决定,章熙道:“太尉年高操劳,是我的过错。”准了朱勋的奏本,并且让他以原俸休致。又赐下了杖、几等物。

  至此,政事堂在先帝驾崩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部换了个遍。

  延安郡王见别人都不说话,硬着头皮说:“那太尉之职由何人补任?”太尉掌兵马的,这与司徒、司空还不太一样,那些职事属文,政事堂就能代办了,太尉不一样,他自己就是武备系统的头目。

  章熙道:“不补。”

  “陛下!”江尚书也出声了。

  章熙道:“元勋既逝,何人能与他们相比?不设太尉,改建枢密院。”

  公孙佳心头狂跳,章熙说得这么流利,名目都想好了,肯定不是急智,不定琢磨了多久了!她愈发不肯开口。

  章熙却点了她的名:“公孙佳,为枢密使,钟源、朱罴为副使。”

  霍云蔚小小吐了口气,奏问:“枢府建于何处?职事为何?属员几人?各几品?”

  “政事堂议来。”

  议个鬼!你肯定有想法了!政事堂几乎要集体骂街了。章熙眼神和气地扫下,政事堂却只能齐齐躬身:“遵旨。”

  第229章 大喜

  章熙状似随意, 政事堂多一声也不吭,百官只得将想要说的话又咽了回去。章熙很满意眼下的情况,宣布散朝, 又把钟源、朱罴也一同留了下来。

  政事堂还得苦哈哈地跟他单独开个小会, 江尚书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章熙的厉害,愈发慎重了起来, 讨论枢密院的时候, 他什么话就都说不出来了。

  章熙不耻下问, 求教他制度的制订:“卿家学渊源,必有良言。”

  江尚书十分淡定地说:“臣不通兵事, 不敢妄言。”

  延安郡王紧张了一下又放松了,心说:我又不会什么,肯定不会问我的。章熙目光扫过他, 他堆起一脸“放过我”的笑, 被章熙放过了。公孙佳心中早有猜测,对上章熙的目光不避不让, 说:“我听陛下的。陛下让怎么做, 我就怎么做,我还年轻,正在学着呢。”

  只有霍云蔚说了一点:“最好是文武兼半,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 说的虽是江山。这行军布阵的事儿, 也不全是靠的弓马。”

  章熙微笑道:“这倒说到点子上去了,药王啊, 不是要学么?记下了吗?”

  “是。”公孙佳乖巧地应声,接着很虚心地请教,这个枢密院要多少人, 司什么职事呢?

  章熙果然是有预案的,他给枢密院的定位比较重要,是主管军事,举凡边军、禁军、军机密事都归枢密管,但是枢密使的品级并不高,颇有点“以小御大”的意思。只因为枢密使现在是公孙佳兼的,她自己本身的品级极高,才算能压得住局面。与此同时,政事堂再无太尉之类的职衔,是将枢密院与政事堂分开。

  至此,开国以来文武管理比较混乱的局面也逐渐地清晰了起来。

  “那就这样吧,”章熙说,“填充枢密院的人选,唔,着枢密院议一议,五品以上报上来,五品以下,你们看着办吧。”

  当下拟旨,画押,行文各处。

  今天最大的就这一件事儿,出了殿,延安郡王长出了一口气,笑吟吟地拍拍钟源的肩膀说:“行呐!好事儿!哎,对了,我今天先吃你的请,明天再去药王那里吃酒,后天吃老朱家的!”说完,扬长而去。

  他现在富贵闲人一个,虽然是进了政事堂,但是对自己有着非常清晰的定位——就是个泥塑!当京兆的时候,他还能把儿子拉过来顶缸,现在他要是敢把儿子拉进政事堂,章熙能把他爷俩捆一块儿抽死。那就算了,不管事儿了!管也管不好!

  霍云蔚也笑吟吟地:“今天的公文琐事我与江公顶了,你们去议这枢密的事吧。”

  枢密院办公的地方章熙都准备好了,已洒扫干净,离内廷甚至比政事堂还要近一些。公孙佳等三人到了枢密院,各人的值房也都准备好了,摆设齐全。单宇粗粗一打量,心里已在规划如何布置得更舒服了。

  她小声对公孙佳说:“我去把小元叫过来帮忙?”

  公孙佳点点头,如果无意外她也觉得元铮需要在枢密院挂个职。兼职是很常见的事情,边将如果挂职枢密,许多事情就会更方便一些。当年公孙昂也不只是做个骠骑将军,他一直身有兼职,更是兼过兵部尚书,当然这个尚书后来是他自己给辞了的。

  朱罴最年长,见都是自己人,不客气地说:“小霍怎么想的?怎么叫个狗屁文官掺和进来了?”

  公孙佳道:“应该的,文书等事总要有人做的。再有具本上书,应对御史,不得有人么?”

  钟源道:“他想得周到。过会儿问一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人要荐。”

  还就是那档子事儿,霍云蔚也想往枢密院里安排点熟人。大家都懂的。在座的三个人,平常也没少让霍云蔚安排自己人。朱罴经验丰富,道:“总得留几个干活的人,别把职位都许出去了!你们说,怎么挑。”

  钟源就看公孙佳,公孙佳道:“考呗!”这个她挺拿手的。

  钟源道:“七品以下考。七品以上,五品以下,宁愿先缺着,也不要都胡乱塞了。”枢密院在章熙的规划里是比较庞大的,规模甚至超出了兵部。

  公孙佳心道:这下兵部就要虚了,除了铨选,也不剩什么太厉害的了。纵是铨选,也被枢密院分去了一些职司。说出来的话却是:“须得一些大将挂名枢密,否则,这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去指挥边将,岂不是玩笑了?”

  朱罴与钟源都赞同,朱罴道:“那就先把这些人定下来免得到时候忘了,全塞些草包,有要惹得陛下动怒。”三人先草拟了三分之一的名单就很有默契地停了,接下来的名单就得慢慢议了。

  忙了一天,各自回家报喜。公孙佳先去了钟府见外婆舅母,钟府里喜气洋洋的。公孙佳对靖安大长公主道:“可惜哥哥耽误了,否则这枢密使该是哥哥的。”

  钟源忙说:“胡说什么呢?我有什么可耽误的?这样很好!”

  两人又谦让了一回,大长公主道:“好了!你们两个还客气什么?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你们呀,以后要同心同德。你们太婆在世的时候就总说,要抱团,自家不和外人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