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佳人在侧第113节(1 / 2)





  “让他嚣张,外公已经病了,那朝上还有没病的人呢!”

  靖安长公主命人去召集在京的儿子、儿媳,自己拉着公孙佳先去见钟祥。钟祥虽中风,靖安长公主将他照得不错,因为不大见阳光的关系,还显得白胖了一点。勉强听完公孙佳的说法,钟祥转转浑浊的眼珠,吃力地点了点头。

  他心里还不糊涂,点完头又含混地说了一句:“大郎。”

  公孙佳道:“大哥和舅舅恐怕会被针对?您看,调他们回来如何?大哥即使要历练,也不好在纪宸的手上,这个我也想到了。我虽不会打仗,算计人心这些事儿还是能看明白几分的。”

  靖安长公主看钟祥点头了,说:“这个好办,我去见大哥。”

  钟祥放心了。

  公孙佳的舅舅们却闹了起来!他们被亲娘一道命令召了回来,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生怕是亲爹被气死了,回来一看,外甥女儿来了,没哭。大家都放下心来。

  六舅钟泰听完公孙佳说请他们也去出城送纪宸,老大的不乐意:“我才请了病假,哪儿都不去!”

  称病是做官的基本功,钟泰别的没学会,这个学得特别快:“想都别想!药王啊,你怎么搞的?安安稳稳呆在家里不好么?自己是什么好身子吗?你这么跑来跑去的,还让舅舅们对那个王八蛋低头,为的什么呀?”他不算特别机敏,也看出来亲娘对外甥女好像越来越倚重了,觉得不对味儿。

  公孙佳道:“我是为了陛下,为了天下。”

  常安公主叫了一声:“六郎!”

  钟泰很不开心,对长嫂还是要尊敬的,往后退了一步说:“大嫂,我不听扯这些大道理。这事儿,不行!就算阿爹病了,我还是长公主的儿子,让我低头,没门儿!手伸到咱们家来了!连咱家的奴才都要策反,再加把劲儿,是不是要趁我睡觉的时候割了我的头去?!对这样的人,我是绝不会服软的!还有你,药王,舅舅们平日里待你如何?你怎么让舅舅们低头受委屈呢?”

  公孙佳慢慢走到钟泰的面前,当地一跪:“舅舅,您这才到哪儿?我已委屈了一年半了,您这几个月就受不了了吗?”

  钟泰一噎,又想起来了:“谁欺负你啦?说,我给你出气去!跟你说,受了委屈别忍着,当面给他打回去!你整治纪四的时候不是干得挺好的吗?就照那个干!”

  公孙佳的眼泪掉下来了:“纪四是个废物,纪宸不是!我哪里是干得挺好?我要是真的好,我娘就不会受那个废物的气了。这事儿它本来就不该发生的。舅舅还不明白吗?”

  本来也生气的湖阳公主等人也开始思索,钟泰一看外甥女哭了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了:“你你你别哭啊,来来来,快起来,我……舅舅我是气不过嘛,不是生你的气。”

  六舅母平嘉公主将公孙佳扶到椅子上坐着,边给公孙佳擦眼泪边说:“他就是说话不过脑子,你是好孩子别跟他生气。我知道你说的都对,我们也不过是,虎落平阳太难过了。”说到最后也咬牙切齿起来。

  公孙佳吸吸鼻子,说:“舅母,我知道这有多难熬,我正在熬着,可是二舅、大哥都还在外面呢,外面的事不平,陛下也是无心处置旁的事情的。”

  靖安长公主终于发话了:“六郎,你听明白了吗?你要是实在忍不住,送完了纪宸就告病假,歇到什么时候都随你!”

  钟泰讪讪地:“是。”

  公孙佳又小声解释:“这个时候,咱们不能拆台,难道要让太子殿下自己去?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这个时候怎么能不帮衬呢?”这个话说出来就没人反对了。

  湖阳公主道:“你早说这个话不就得了?”

  公孙佳委委屈屈的样子:“可咱们也确实要学会受委屈呀。”一句话说得,人人都难过起来。

  钟泰咬牙道:“行,我忍了!可这笔账,我是要记住的!”

  靖安长公主道:“没让你忘,脸上不许带出来!”

  第100章 送行

  靖安长公主一锤定音。

  无论这些人有什么想法, 都得老实听了。何况,公孙佳这一番话也确实打动了这些长辈们。谁又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没这么滋润了呢?即使是亲爹做了太尉的朱氏,日子也没那么的自在。

  决定已经下了,大家都觉得气闷, 钟泰道:“那我回去销个假。”有一个起头的, 人们陆陆续续也都走了。

  钟秀娥留到了最后,她想跟亲娘聊一聊。今天这事儿, 她看得出来亲娘是有意让自己闺女出头, 也明白这算是一种认可、给机会表现, 是栽培。但这不是钟秀娥要的!

  靖安长公主眼皮也没撩一下,问道:“你又怎么了?”

  钟秀娥道:“阿娘,这么大的事儿, 您就放心让药王这么说了?”

  靖安长公主道:“她不说得挺好的么?”

  钟秀娥干脆挑明了:“我生的我知道, 是, 头先是我看走眼了。可有一样是真真儿的,药王身子不好,她能把她爹留下的那一摊子事儿弄明白, 我就谢天谢地了。我知道, 家里为了我们没少操心,可这一屋子的人都是她的长辈,您推她上前不合适!”

  公孙佳唤了一声:“阿娘!我没觉得……”

  钟秀娥将她往身后一塞, 对靖安长公主道:“这些大事儿,我知道我不行,您要看着她的主意行,叫她给您说了,或者给大嫂说了,你们说出来不就成了?您一句话的事儿, 她还得又哭又跪的闹个半天。您不疼她了吗?”

  靖安长公主骂道:“你懂个屁!”钟秀娥这话的意思她也知道,不外是毕竟是两家人,外甥女管舅家的事儿,道理上说不通,还怕公孙佳给累坏了。认为公孙佳不该担着这两家的事,钟家自有话事人,如果需要主意,让公孙佳出主意就行了。

  得承认钟秀娥说得有道理,靖安长公主还是发怒了:“我要是现在就死了呢?你拦得住这些人胡闹吗?”

  她是故意让公孙佳说这么多的,这么些年的日常熏陶让她知道,眼下这个情况,她必须让公孙佳说的话管用起来。经过这些日子的观察,她得承认丈夫的眼光是很毒的,一个钟源、一个公孙佳,确实是选对了人。

  但是两人的缺点也很明显,都是晚辈,钟源还好一点,名正言顺的正子嫡孙。公孙佳既是异姓还是女孩子,年纪还小,说话就更不容易让人听。靖安长公主自丈夫病倒之后就开始考虑后事了,长媳、长孙虽然也可用,但是,遇到如今钟源不在京的情况,怎么办?由着这些人犯错?

  没了爹的公孙佳是块肥肉,没了强悍家主的钟府,就不是肥肉了吗?公主、驸马、国公手上的这些家将、田园、门人旧部、朝廷军中的势力都削了,就留个府邸、靠点俸禄也能过得比一般人家好。可那能一样吗?还得有个脑子清醒的话事人。

  她得加紧把孙子、外孙女给立起来。

  靖安长公主骂完女儿,歇了口气,再跟公孙佳说话的时候就很慈祥了:“你舅舅那么说你,气着了吧?”

  公孙佳眼泪早就擦完了,眼圈鼻头还有点红痕,倒没有生气了样子,说:“我是晚辈,要是没有战事,我也不想搭理纪家人。”

  “以前你是从来不管事的神仙,他们人人都待你笑嘻嘻的,拿最好的东西给你上供。你见过拜神仙、求神仙的,见过有谁听神仙说话的吗?他们宁愿听庙祝的。”靖安长公主叹了口气,“当家人就要听难听的话。你已经很会做神仙了,这当家人该受的你也得受。”

  公孙佳道:“我明白的,该神仙的时候神仙,该做俗人的时候还得做俗人。”

  靖安长公主很欣慰,又说:“现在说什么军纪严明不许带家眷,我们早些年老老小小的都是跟着他们走的,我就学会了一句话——互为犄角。”

  公孙佳道:“我明白的。打断骨头连着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