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节(2 / 2)


  ~~~~~~~~~~~~~~~~~~

  第二天依旧是缝各种江湖侠士,这些人的伤比之前花样多了不少,甚至有了几个受内伤的人。白芷头一回治内伤,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由格外用心。各种奇诡的伤越来越多,堪称医者的狂欢。

  到了九月中,这样的情况却戛然而止——数位江湖名宿与大派掌门听说安州打得太不像样了,出面干预停战,据说南沈北顾两家也各有人到场做见证。两家派的都不是嫡传,名宿里倒是有朱龄这样的熟名字,印方、雷风等也来了,白芷就知道这一场群架在江湖上算比较大的,却又不是特别重要,顾、沈两家也没拿“宝贝”当回事,估计是判断出这就是个流言。

  事情发生在城外,他们就在城外开了个大会,人在城南开会白芷从北门溜了个不见人影儿。一个月来她的手法、济世堂的金创药在江湖上的口碑越来越好,她可不想等朱、印、雷之类的人过来围观。

  在外面转悠了小半个月,听到大会散了,再在路边遇到了三三两两回家的江湖客,白芷才蹓蹓跶跶地回去。

  到了济世堂便听张媛媛说:“好些大侠想见你呢,啊,那个,他们还留了名帖。你看,沈、顾两家真是家大业大,帖子都比别人的漂亮,他们也想请你去,可惜你不在。不去也好,就在咱们这儿!”

  白芷瞄了两眼帖子,不认识的居多,便丢开不管。张娘子还在嗔张媛媛:“你姐才回来你就闹她,让她好好歇息。”

  白芷揉揉张媛媛的头,心里很是不舍,但是她必须得离开了。安州本地也有两个小帮派、一个镖局,都为白芷贡献过病人也都不吃窝边草,容易让人忘了时间还有江湖。然而包打听的消息让白芷的疑心越来越大,她怀疑自己会被人找到。

  她还兼职摸黑捶人、入室行窃,如果一直留在济世堂,就永远不能让人发现这些是她干的。

  是走的时候了。哪怕不是为了磨炼医术,为了济世堂的安全她也得走了。

  再次拜托了自己的病人日后帮忙张家,白芷打包好了行李。走的那天是冬至,张娘子苦留:“过完了冬节再走吧。”白芷只是摇头:“我怕一留就不想走了,可又不能不走,您知道的,我等了三年没等到人来接我,我得去找他们了。”张媛媛哭得不肯出门,等白芷真的牵着驴出门,她又跑出来跟在后面不说话。

  给白芷送行的人很多,从街头排到了街尾,出了城门到长亭外还有人跟着,白芷一摆手:“都回去吧,这些日子承蒙大家照顾了。”史都头陪着老娘来送她,帮腔疏散了人群,最后只剩下济世堂几个人。

  张百药说着:“到了别人的地方先不要太出挑,容易招人恨的,同行是冤家。”张娘子就说:“路上照顾好自己,早些回来。”张媛媛将一个包袱放到驴背上:“你手艺又不好还又爱干净,我给你做了两套衣裳鞋袜勤换着些。”赵初宝则在一边讲:“我会照着你的法子记病症,等你回来指点啊。”

  白芷笑笑:“帖子我都留下了,万一有闹事的可以拿出来镇一镇,包打听的牌子,真有难事就托他们放出消息说济世堂有事,我听了必会赶回来。平常别用,人情债不好还的。”

  张娘子道:“我懂。”

  白芷想了想,忽然伸手将口罩摘了下来:“认一下脸吧。”

  张媛媛嘴张得能放下个馒头,手里的帕子掉到了地上。白芷给了她一个拥抱:“珍重,我在妆匣里给你留了压箱底的东西。”

  张娘子回神最快:“哎哟,真是、真是……”

  白芷笑笑,敛衽一礼,抄起斗笠一扣,牵着驴沿着大路慢慢走了。

  第19章 妙人

  虽说是南沈北顾,白芷还是决定往北走。赶上这个节气,见识一下北地的寒冷以及在酷寒之下的各种病症、当地的灵药。

  之前吃过苦头,这一次出远门她准备得就很充份,准备了两头驴子,一头驮着行李、一头驮着药箱,雨伞准备了两把,所有的东西都做好了防水,铺盖卷儿连简易的帐篷都带了。以为再也没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了。

  然而花了二十天她才走出二百里地,先是安州的病人通过身形、驴子就能认出她,接着是附近州府曾慕名到安州求医的人。有不知道她的见状也好奇打听,一传十、十传百也有死马当活马医来求诊的,又耽误一程。

  白芷将收到的谢礼土产、绸缎之类找镖局托运去济世堂,足托运了三次才清完。最后一次托运完之后,再没人围着她了,她才得以从容补了些药材、食水,买了件皮裘。重新上路时已遇到了三场雪,早不是采药的好时节,索性加紧赶路去一个偏北的城里先落脚。

  十天之后,白芷裹紧了皮裘,脑袋上扣了顶风帽只露出两只眼睛。此时离安州已北行了近千里,离沿海的绥远城还有十里地的时候,驴子累得罢工了。头上飘着鹅毛大雪,脚下是半尺深的积雪,白芷硬将两头驴拖进了城。算算时辰才正中午,街上却几乎没有行人,铺子是关的多、开的少,白芷只得拖着驴折返去请教守门卒。

  守门卒看她一手一头驴居然拖得不吃力、腰间一柄短刀毫不在意地露着,也不大敢诓她,只是将她引到一个收费很给本城长脸的客栈里去。守门卒口鼻喷出团团白雾:“这就是本地最大的客栈了,最是干净安全,这里面有知府夫人的干股,没人敢闹事。天暖的时候过路侠士多,这会儿他们都走了,最是清净不过,人都猫冬呢。”

  白芷到了客栈才知道守门卒说的清净是个什么意思——这客栈的客房空着一大半,只有几个长年包住的,过路客一个没有,今天她算是给客栈开张了。

  见到一天里的头一个客人,掌柜的笑得极喜庆:“您是今天头一位客,照规矩,我给您打个折,怎么样?原本住一天的钱,够您住两天的了。”

  白芷伸出戴手套的手往桌子一抹:“你这儿客不多呀,没什么不干净的事吧?”

  掌柜叫起冤来:“这大冷天儿的,哪儿人都不多,天暖的时候通铺都挤满了人。这是绥远城不是野路边儿,您就放心吧,不是黑店。”

  白芷道:“人不黑,价黑。”

  “瞧您说的,要不您先看看它值不值这个价。”

  客栈很大,与当年见过的龚氏客栈也不相上下,前面一楼是吃饭的地方,有大堂有雅间,二楼都是客房。后面一字排开五个单独的院落,两头两个院子住了两个长年包住的商人,白芷就定了最中间那一个,先交了七天的房钱,让把驴卸了去喂,行李放到房间她自己收拾。

  掌柜的招来伙计给屋里点了两个大火盆,又问白芷饭怎么吃。白芷道:“你大堂又没什么人,我还在房里吃吧,不用多,一荤一素一汤一饭。午饭后给我送两桶热水来,内掌柜要是愿意与我一起吃晚饭就送一桌席面过来,如果有安排就还是跟午饭一样。晚上要是闲着,来我这儿聊聊天儿,我这儿零嘴儿有的是。”

  掌柜往来客人见得多了,笑着说:“就怕这里的女人爱喝酒,您不待见。”

  “那就再送两坛老酒过来,够吗?”

  “够、够的!”去安排饭食、嘱咐妻子不提。

  ~~~~~~~~~~~~~~~~

  晚饭的时候,内掌柜提着个食盒过来了,笑道:“我来陪娘子说说话……哎哟,您可真好看。”

  白芷请她坐下,斟了酒给她与她边吃边聊:“我知道呀。”

  内掌柜笑开了:“姑娘真是个妙人,我夸别人的时候,一个个口上谦虚得不得了,脸蛋儿却是红的、脸上都是得意的。”

  “谦虚使人发胖,”白芷说,“我戒酒了,喝了酒手会不稳,您自便。好久没人陪我一起吃饭了,望您不要怪罪。”

  内掌柜也不客气,拿了碗来替了杯子:“这里天气冷,男女老少都能喝几口。您要是在这儿住得久了就知道了,是不得不喝的。”

  白芷笑笑,看得内掌柜一呆,扬手干了一碗酒又满上。白芷道:“想跟您打听一下,这城里哪位大夫的医术高,本地出产什么药材呢?我来的时候听说这里出好药。”

  “您是大夫吗?怪不得进屋闻到点儿药味儿,我还当自己闻错了呢。这儿大夫好不好的不知道,和记是收药的大户,他家的药好。周围他们采药的爱拿到这儿来卖,山参、鹿茸不说,周围人少,老虎就多,哪儿打头老虎,人也来抢着买的。哎哟,我想起来了,姑娘一路竟平安到了,这阵子又闹老虎了,把个孩子拖去吃了,找到的时候就剩一条腿了,找的人还被老虎又拖走一个。”

  白芷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内掌柜的眨眨眼:“有半个月了,官府出了告示要往来客商结伴,又出了花红,可到现在也没打着老虎。”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