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书之好运满满第19节(2 / 2)


  盛老太太劝道:“哪有人嫌衣服多的,做都做好了难不成你还想把它们给拆了?”

  元满仍是不接受,“只是无功不受禄……”

  话没说完就被盛老太太给打断了,“什么无功不受禄,你把我给伺候好了就算是有功,更何况只是几身衣服而已,你这孩子还同我客气些什么?”

  好吧,盛老太太沉着脸的样子还是很能唬人的,当下元满就不敢再推辞了,乖乖的跟她去看新衣服。

  由于元满尚在孝期,所以给她做的衣服都是素色的。当她看到侍女们拿在手中展示给她看的衣服的时候,她忍不住眼前一亮。

  实在是太美了!

  一共有四套新的衣裙,每套都是不同的款式,做工精致,既有清新飘逸、娇俏灵动的类型,也有沉稳端庄、优雅大气的风格,每一款都很好看。

  盛老太太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满意的笑了笑,这才对嘛,小娘子哪有不喜欢漂亮衣饰的,当年阿蛮可是几乎每个月都要做上几套新的衣裙呢。

  她拿了一套衣服递给元满,“快去试试看合不合身。”

  ☆、第160821章

  过了片刻,换好了新衣裙后元满慢慢的从内室里走出来,当她撩开珠帘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室内仿佛出现了一瞬间的寂静。

  她身着一条象牙白暗花细丝褶缎裙,莲步轻移时罗裙便如荷叶上的露珠一般,颤颤巍巍惹人怜爱,外套苏绣月华锦衫,袖口偏短,用银丝绣着些许花纹,露出莹白如玉的素手,披着鹅黄色镜花绫披帛更显飘逸,腰间用同是色调的云带束着,纤纤细腰不盈一握,越发的突出她胸前的高耸了。

  这么多人的目光突然聚焦在她的身上,让她微微有些不适应,她走到盛老太太面前,略微带些羞涩地咬着唇问道:“老夫人,您觉得可还行?”

  盛老太太让她转了两圈,前前后后都看得仔仔细细的,笑呵呵的道:“好看好看!”她后退了几步又看了看,越看越满意,当下就拍板道:“今儿就穿这套衣服了,不必换回来了。”接着又吩咐其中一个侍女,“绿波,替元小娘子好好打扮打扮。”

  绿波屈膝回礼,“是。”

  元满还没机会及拒绝就又被推进内室里梳妆打扮了。

  绿波似乎是专门负责梳妆打扮的,她的动作很快很熟练,不到片刻便帮她上好妆了,甚至还有时间替她新梳了个垂挂髻。等她睁开眼的时候,她几乎都认不出镜子里那个模样精致的人是她了。

  这时大庆朝已经出现了玻璃镜,由于其表面平滑,清晰无比,所以时人都称之为“水晶镜”。元满走到大大的水晶镜面前看着自己,有点不敢相信镜中的人是她。

  镜中的女子身材姣好,婀娜多姿,一头如瀑青丝被梳成垂挂髻,柔美中带着几分书卷气,发上带着两朵淡黄色的小绢花,让她多了几分灵动,白嫩如贝肉的小巧耳垂上戴了对珍珠耳坠,摇摇晃晃,摄人心魄。

  绿波并未替她上太浓的妆,她的皮肤细润如温玉柔光若腻,樱桃小嘴不点而红,娇艳若滴,腮边两缕发丝让她更显柔媚,长长的睫毛下大眼闪烁,娇俏可人。

  盛老太太见到细致打扮后的元满,乐得合不拢嘴,见她手腕空空的,当下就派人去取两只手镯过来。元满又要推辞,只是盛老太太一个眼神又把她吓了回去。

  果然上过战场的女将军气势就是不一样。

  手镯对元满来说偏大了些,戴上去有些松松垮垮的,如玉般的皓腕戴着两个银制手镯,抬手间银镯碰撞发出悦耳之声。

  盛老太太在心中琢磨着要给她打几对小一些的手镯。

  见了鲜鲜嫩嫩的小娘子,盛老太太觉得她的心情都好了几分,当下就要元满陪她去西秋院赏赏花。

  西秋院的菊花最先是盛澹的母亲萧氏种下的,她觉得“春”、“夏”、“冬”三个地方都种满了花花树树,就这个院子光秃秃的,实在是不妥,于是便派人到西秋院里种上了许多代表“秋”的菊花。

  菊花隽美多姿,淡而有味,雅而有致,她本身也爱菊花的清秀□□,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于是一年年下来,西秋院里也养了不少菊花,后来萧氏去世,盛澹也不忘继续替母亲种着花。

  说起自家这位儿媳妇,盛老太太也是不胜唏嘘。

  萧氏自小父母双亡,一直随着祖母在兰陵生活,直至十三四岁快要议亲的时候才和祖母来了盛京城。盛澹的父亲,也就是前任阳陵候几乎是一眼就看上了她,小娘子楚楚动人,犹如一株需要人细心呵护的空谷幽兰。

  萧氏出身簪缨世家,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素有才气,她觉得自己以后的夫婿必定要出自书香名门,文采不凡,平日里可与她吟诗作画,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因而对于阳陵候这等粗鲁的武将,一开始萧氏其实是看不上眼的。

  可是烈女怕缠郎,阳陵候缠了她好几年,终于缠得小娘子芳心微动。后来她嫁入阳陵候府,发现比起她所想象的婚后生活还要更惬意一些。

  阳陵候府有家训: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丈夫身边无通房妾侍,而且又极为爱重她,婆母小姑也很好相处,她婚后不过一年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地位更是稳固,盛京城的夫人娘子们无不称赞她嫁得好。

  萧氏与丈夫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感情不仅没有变淡,反而愈加深厚,只可惜好景不长。成德三十一年,西北异族联合起来向大庆朝发起进攻,大庆朝连失五座城池,阳陵候领命出征,结果在寒山关一役中被部下背叛,陷入敌军的包围之中力战而亡。

  消息传来之时萧氏正在操办小姑的葬礼,闻言后只是顿了一顿便继续手上的事情了。后来丈夫的遗体是婆母亲自运回来的,阳陵候的遗体用冰块保存着,因此并没有腐烂,他身上的寿衣是萧氏一件件帮穿上去的。

  从头到尾萧氏都表现得很平静,阳陵候下葬的前一天晚上她去找了盛老太太,回去后她便一杯鸩酒了结了自己的性命。

  她舍弃了自己年幼的孩子和孤苦的婆母,然她并不后悔,没有了丈夫她宛如行尸走肉,没有了继续活下去的欲.望。

  她这一生只任性过一次,就让她任性这一次。

  她躺在阳陵候的身边,嘴角还带着一丝微笑。

  生同眠死亦同穴。

  盛老太太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情绪并没有太激动,她叹息道:“其实当初她来找我的时候我是有一丝预感的,只是当时事情太多并没有精力去思考,也没想到她竟然真的能舍得自己的孩子。”

  也许是秋日容易让人伤感,又或者是面前的人令她不自主的卸下心防,有了想要倾诉的*。

  这件事压在盛老太太的心里已经很久了,她一直认为萧氏的去世她也有一份责任,若是当时她能早些发现萧氏的不对劲,或许阿和就不会失去母亲。

  元满的心情有些沉重,她望着面前这位脸上长满皱纹但腰板却挺得笔直的老人,她无法想象当初同时失去三位亲人她是如何坚强的挺过来的。她挽着盛老太太,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安慰她,沉默了一会儿,她说道:“夫人她只是……舍不得离开侯爷。”但却能忍心舍弃自己的孩子。

  其实盛澹倒是同她挺像的,都是自小无父无母,不过她比较幸运,人生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她现在有了阿耶有了阿玘,她并不孤单。

  可是盛澹他什么都没有,连心爱的女子都得不到,孤寂一生,最终战死在荒无人烟的塞外……想到这里,她的心蓦然有些苦涩。

  她不知道,在那本小说里,只是作为背景出现过的盛老太太要如何再次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

  当初看《重生嫡女荣华》这本小说对她而言只是消遣,但是当她来到这本书构成的世界中,认识了这些人后,他们不再只是书中的角色,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而她再也做不到像一开始那样无动于衷,任由着事情如书中情节那样发展。

  她不想盛澹死,不想看到盛老太太难过。

  可是她该如何阻止这一切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