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9节(2 / 2)


  “缘分这种事情,说的太虚了。”楚侯爷是不相信这缘分的说法的:“田地肥沃,种子能用,这苗苗就是一定能长出来的,实在不行,咱们再施施肥。”

  乔柔暗自嘀咕:“也不怕肥料用多了将种子给烧了。”

  楚侯爷疑惑转头:“嗯?”

  乔柔忙扯着嘴角露出个笑容:“那咱们再努力努力,但是这个药方子,我觉得还是先不要用了,是药三分毒,本来身体没问题的,吃多了药,说不定还会出问题呢,这样,年前太忙了,等过了年,咱们到寺院,或者道观,去上柱香?”

  求子三大步骤——锻炼身体,吃秘方,求神拜佛。乔柔觉得,也就头一条是有点儿道理的,就像是楚侯爷说的,种子没问题,田地肥沃,那苗苗就是八成能长的。

  若是长不成,那大约就是水土不服之类的问题了。

  后面这个吃秘方拜神佛之类的,乔柔向来是不太信的。但是和秘方比起来,拜神佛明显是更有利一些,至少不用喝汤药了。那汤药的味道,可不怎么好。

  再说,老天能让她重来一回,指不定这神佛什么的,就真是有用的?

  当然她也不知道是哪一路的神佛有用了,所以,要不然先去寺院,再去道观?全都拜一拜,若是得偿所愿……想到这儿乔柔忽然惊了一下,赶紧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脑门——都怪周围的人说生孩子这事儿说的太频繁了。她原本是打定主意只要楚瑾一个,将两辈子的感情都补偿给楚瑾的,结果,现在自己都不自觉的被影响了,居然也开始想再生一个孩子的事情了。

  生不生,这真是个问题。

  生吧,感觉挺对不起楚瑾的,可不生吧,从上到下,乔家那一圈,侯府这一圈,时时刻刻都有人盯着她的肚子看。就连老太太,前两天可也是偷偷的瞄了她肚子好几眼。

  感觉这肚子都属于别人了,和她自己没什么关系了一样。

  楚侯爷可不知道乔柔的这点儿感叹,毕竟他实在是理解不了为什么女人会不愿意生孩子。不管是他见过的还是他听说过的女人,可都是以生孩子为荣的。

  没有儿子就拼着性命生儿子,有了儿子还会嫌少要多多生。乔柔也是女人,也是当娘的,怎么可能会不盼着生儿子呢?

  所以乔柔说去拜神佛,楚侯爷就应下来了:“那就初六去吧,初六去护国寺,初七去抱朴观。”

  乔柔嘴角抽了抽,点头应了下来。

  她不太想谈这生孩子的事情,就打算换个话题,索性问起了朝堂上的事情:“说是北地雪灾严重,皇上可有说了让谁去赈灾?”

  “本来太子是想去的,但大臣们都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所以皇上就换了人,敦郡王世子明天出发往北地。”楚侯爷也并不觉得乔柔问的太宽,有些人家不愿意女子过问外面的事情,但楚侯爷觉得,多知道点儿其实没坏处,至少出门在外,夫人们之间交际的时候,还能分得清敌我。

  “皇上要重用敦郡王这一脉?”乔柔有些稀罕的问道,之前敦郡王不还弄了个什么囿园,准备远离政务,当个富贵闲人的吗?怎么不到几天功夫,这话风就换了呢?

  “并不是要重用敦郡王一脉,赈灾这种事情,还是有些危险的。”楚侯爷解释道,顿了顿,又补充:“太子没个亲兄弟,日后总得有个人帮衬一把,敦郡王自己远离朝堂,那敦郡王世子就可以多多冒头了。”

  乔柔恍然大悟:“反正太子和敦郡王世子之间,更疏远了些。”快出三服了,日后自然是不用担心敦郡王这一脉了。

  楚侯爷点头,又说起李家的事儿:“李庶妃的父亲,三个月前到了京城,这次也是要跟着去赈灾的,若是作出了成果,等回京,必定是要升上一升的。”

  李庶妃的父亲原先是外官儿,所谓的外官儿,就是京城之外。

  也就是个小小的六品官,因着官职和侯府二老爷的差不多,当岳父的混到这份儿,不光是不能提携女婿,还得靠着女婿,所以二夫人一开始才在二老爷面前抬不起头,收拾个姨娘都还得让老太太和楚侯爷出面。

  但现在李庶妃生了太子唯一的孩子,虽然只是个闺女,但能生闺女就说明日后还能生儿子。所以李家水涨船高,李老爷三个月前就被调回京城了,虽然是平调,但从京外到京内,其实也算是升迁了。

  现下是在户部做主事,赈灾是需要户部统计物资的,所以户部也得出人手跟着去。李大人就得了这个名额。

  “是太子帮忙的?”乔柔压低了声音问道,都知道苦差事容易出功劳,这赈灾要是做好了,就是大功劳一件儿,不说能升官儿吧,至少是个功绩在了,日后吏部评定成绩的时候也能添上一笔漂亮的。

  所以,对大官儿来说,这差事苦,累,能不去就不去,可对下面的人来说,还算是个好差事。愿意去的多了是,李大人初到京城,不应该这么轻易就得到这个机会。

  楚侯爷摇摇头:“太子不会过问这种小事儿,怕是有人自作主张,有李庶妃这个名头在,外面还是挺能唬住人的。”

  乔柔叹口气:“咱们不和李庶妃亲近果然是对的,你看着好处都是李家得了的,要是换了咱们府上……”

  楚侯爷噗嗤一声笑出来:“咱们府上?这点儿差事,咱们府上能看得上?”顿了顿,补充道:“再者,赈灾嘛,和兵部有什么关系?就是老二,也不赶趟。”

  乔柔撇撇嘴,没接这话。家里孩子还小,也不到上朝堂的时候,巴结好了李庶妃,对府里来说,确实是没好处的。

  不过瞧着李家倒是抖擞起来了,今年的年礼都送的特别的——虚头巴脑,看着挺华丽的,实际上和往年比,倒还少了几分实用。二弟妹那边,也有些飘了,今儿中午过来,话里话外的,像是在抱怨府里给准备的年礼少了些。

  也不想想,这人情往来,都是你来我往,大家公公平平的,你家送啥我家回啥,半点儿纠纷也没的,李家送的要是大金疙瘩,她能给李家送个土疙瘩吗?

  算了,快过年了,也不想这些烦心事儿了。

  第91章

  二夫人娘家虽然有兴旺的苗头,但到底是还没起来,所以二夫人面上对乔柔,还是恭恭敬敬的。年底的事情多,乔柔一个人忙不过来,索性就叫了二夫人帮忙。

  到了二十六,该送的年礼也都送完了,该买的年货也都买齐全了。家里的女人们是暂时没什么大事情要忙了,外面的男人们则是有朝堂上的一点儿小事情要收尾,今年皇上封笔是定在了二十八。

  乔柔这边时间宽松了,也就注意到楚瑶那边了。她之前猜测着表姑娘定是撺掇了楚瑶想要做点儿什么的,所以这两天门户就防的特别严实,只要老太太那边不松口,楚瑶也是没办法出门的。只要她们小姑娘家的,和金家联系不上,那就不会出大岔子了。

  可奇怪的是,那天来过乔柔请过安之后,楚瑶竟然是半点儿动静也没有,该在自己院子里念经就在自己院子里念经,该去给老太太请安就去给老太太请安,就好像她和表姑娘之间没什么猫腻一样。

  乔柔还有些疑惑,难不成是她猜错了?楚瑶是真的改好了,并没有打算和表姑娘狼狈为奸?那天来请安也只是为了提醒自己?

  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乔柔是不太相信楚瑶是真的改好了的。所以这闲下来了,就想打探打探楚瑶那边的情况。

  打听消息这事儿,还是盼春比较擅长一些。

  “大姑娘每隔两天去给老太太请安一次,去了也不说别的,只谈论一些佛经之类的。”盼春说道,犹豫了片刻:“老太太那边,像是对大姑娘怜悯的很,每次老太太都要赏赐一些首饰之类的。”

  “老太太的东西是她自己的,她愿意给谁就给谁,咱们不少那点儿东西。”乔柔对这些倒是不太在意,反正她家楚瑾是暂时用不上这些金银珠宝首饰的,小孩子家家的,健健康康就是最大的魅力了。

  但若是楚瑶将老太太的怜悯什么的,变成愧疚,那可就糟糕了。老人家上了年纪本来就心软,又加上她之前就是偏心的楚瑶,若是觉得这两年楚瑶是受罪了,难免会觉得当年的处罚太严重,心里生了愧疚,再加上心疼,那可比原先的宠爱还要厉害多了。

  再者,她也是担心老太太会觉得楚瑶是因为被关佛堂移了性情。

  这以前最疼爱的孙女移了性情要出家当尼姑,老太太心里会是个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