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早安!三国打工人第306节(2 / 2)


  他们穿得很破烂,但仍然很珍视手里的棍棒,小心翼翼地用最后一点布条将它们裹了起来。

  这是可笑的,因为裹了布的棍子也仍然不能与真正的军队制式武器相抗衡。

  他们其中有些人还赶着驴子或者是牛,车上堆着些袋子,一看就知道装了些粮草,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便更加小心,远远看去,不像一支军队,倒更像是一群出来运送粮草的民夫。

  有个身材特别高大的汉子走在了这一群衣衫褴褛的“义勇”之中,为了让自己不太显眼,还特意顶了个草帽。

  ……远处的斥候没怎么注意到他,但身边的人却频频地打量他这幅奇怪的打扮。

  终于这汉子忍不住了。

  “你看个什么!”

  “我看将军这草帽,”陈到乖觉,立刻找了个说辞,“十分精巧,不似市面上能买到得那等货。”

  “那是自然,”关羽呵呵一笑,“这是我阿兄编的!”

  第289章

  “贼军”将至的时候,于禁的士兵也在战场上排好了战斗队列,严阵以待。

  这支军队在撤出淮安城时,遭受了一点损失,但在同曹操报过信后,又休整了一下,依旧维持了两营共五千人的阵容,铠甲兵刃都十分整齐,并不寒酸。

  但这支军队失去淮安之后,粮食就成了问题,不得不四处劫掠为生,而且于禁为了隐藏起大营的位置,还特地令士兵去远一些的村镇劫掠粮草与民夫回来,这些来来回回的行动也令士兵们感到疲惫。

  但这支“贼军”不仅有人,斥候回报说还押了些粮草,这就很招人喜欢了。

  于禁不认为这有什么异常的,前六批援军也曾如此,他们是从琅琊一路南下,辎重车上除了兵刃之外,几乎什么都带,锅碗瓢盆,粮草钱帛,还有牛羊马匹,这些东西都是重要的补给,因此尽管自偏将以下的有些人隐隐产生了惧意,但于禁的情绪却是截然相反的。

  他很乐意用这些青徐百姓的家当,煮一锅热热的肉汤来喝,驱一驱冰冷的海风带来的寒意。

  尽管没有说出口,但他的偏将并不乐意。

  于禁是泰山郡人,这意味着他所居住的地方,离青徐并不算很远,无论是商贾还是学士,在曾经大汉还是那个大汉的时代,泰山郡的人同青徐两地来往都十分密切。

  他们的口音很相似,讲起话来一点妨碍也没有。

  偏将踩了踩地上的荒草。

  这片荒原已经承受了六次战争,它似乎已经起了些变化。

  究竟是什么样的变化,这个粗俗的,没有什么学识的汉子说不出来,但他就是隐隐觉得,当他带领一营的兵马进入这片战场时,这里变得不对劲了。

  每次战斗过后,这片荒原先是透着橘红的色彩,风里带着一股热气腾腾的腥甜,到处都有人在呻吟,在惨叫,有一部分土地是黏腻的,一脚踩下去,会发出咕叽咕叽的响声,这多半是凹地,血液汇聚得太多,慢慢吸进泥土里之后,土壤自然变得松散湿润了。

  但在士兵们来来往往收缴战利品,并且给那些渐渐变得安静的百姓堆积起来,再吩咐民夫将他们拉走之后,荒原的颜色就渐渐发乌了。

  漆黑的,有些像锈迹,但走近了又会看到没有干涸的鲜血依旧在里面冉冉流过,气味是不再腥甜了,这样的土地会发出一股腐臭味,而且在天气越来越冷之后,它也渐渐变得越来越硬。

  但过去数日,土壤间为什么还会有鲜血流过?它早该干涸了啊。

  副将想不明白这件事,但他却莫名觉得很不舒服。

  “这里视野开阔,离朐城与淮安有一段距离,道路边又有一片树林遮掩,”于禁平静地说道,“不是正好做战场吗?”

  副将还是很不喜欢这里。

  太阳在渐渐抛弃这里,光线暗了下来,周围温度也在不断下降。

  风刮过光秃秃的树林,发出了尖细而凄厉的声音,像有人在哭,又像有人在控诉。

  风停了。

  可是那声音还没止住似的,依然在他的耳边转来转去,带着冰冷而怨毒的语气,低低地质问他什么。

  “他们来了!”

  偏将打了一个激灵。

  在影影绰绰,苍白而细瘦的树林尽头,那些阴影慢慢地来了。

  有士兵在窃窃私语。

  那些人脸上有血污吗?

  躯壳上有血洞吗?

  他们的下巴被撕掉了吗?

  他们的鲜血,在肆无忌惮地流淌而来吗?

  “击鼓——”于禁大喝一声,“刀手!”

  他的声音惊醒了那些狐疑而犹豫的士兵,有将军在这里,他们有什么值得惧怕的!

  队率大声地呼喝,只要杀死第七批贼军!

  杀光他们!

  就可以用他们的车,装运他们的粮米,牵走他们的牛羊,回到营地里去,大快朵颐一顿!

  当他们这样想着,并且一步接一步,先是慢慢走,然后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急,甚至带了些迫不及待的癫狂时,对面的敌军也动了。

  那些人有的从裹了布的木棍里,拔出了寒光凛冽的环首刀,有的在辎重车上拿下了藤牌,还有一排衣衫褴褛,穿着破烂草鞋的汉子来到了最前排。

  他们的手里端着弩,他们的手稳极了,他们的眼睛也冷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