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早安!三国打工人第248节(1 / 2)





  ……可别想了,孙策属貔貅的,吃进去的土地吐出来可费了劲了。

  “我有个想法,”她慢吞吞地说道,“你知道我这里还有四五千的降卒吧?”

  周瑜面色不变,“在下自然知晓。”

  “你不赎他们吗?”

  这位周郎微微睁大眼睛,盯着她看。

  “都是我江东儿郎,”他话说得很慢,一字一句,斟酌着来,“只是孙伯符将军新领江东,根基未稳……”

  五千人的赎金,孙策是付不起的。

  “你若是能令孙策许诺,那些降卒他带回去,便令他们解甲归田,不再为江东孙氏所用,”她说,“还有,将你们那边的俘虏也送回来,我就把他们,还有焦直和吕范一起还给你们。”

  张辽猛地站起身。

  “将军欲效宋襄公之仁乎?!”

  周瑜也懵了。

  “在下……我们所俘兵士不过二百余人,”他这样艰难地说道,“陆将军是想要断了那些吴人的手腕么?”

  她摇了摇头,“就算你再把他们抓来当兵,也胜不过我。”

  这位女郎坐在上首,容貌平平无奇,身上也没有什么名将的威严与气度。

  但她说出这样傲慢的话时,周瑜竟然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违和。

  她穿了一身夏布衣衫,室外的阳光照进来,将她的脸衬得半明半暗。

  周瑜几乎无法形容自己内心的感受。

  他来之前想象过陆廉的许多张脸,许多个表情,许多种说辞,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一种。

  即使如此,他必须完成伯符交给他的任务。

  “孙伯符将军自然是言而有信的,”周瑜说道,“但陆将军都督青州军事,待袁术剿灭后,未必还留在这里。”

  “这也不错。”她说。

  “那将军为何行此举?!”

  陆廉站起身时,有风吹进了营帐,振起了她的衣袖。

  “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他们已经向我投降。”她平静地说,“我不能为了担忧下一场战争,而杀死不该死在这场战争中的人。”

  有人传言,陆廉是杀猪出身,卑贱得无以复加,说起来便令人发笑。

  因而在她下令三千东莱兵留守历阳,护送那些流民时,东吴军中有了些传言。

  她是不是因为自己出身太卑微,恐不能见容于士族,所以才故意行了这些惊世骇俗之事,想如王莽一般,博一个大贤的名声呢?

  但此时站在她面前,周瑜忽然发现,陆廉不是这样的人。

  她在说一件在她心中理所当然的事。

  在她的心中,那些向她投降的东吴士兵,也是可以回返故乡,继续生活的——她难道不知道,就算那些士兵放下刀剑,拿起锄头,他们在田间种出的每一粒米,都可能供给东吴军队吗?!

  她难道不知道,曹操二屠徐州,为的就是要杀死那些会供给军粮的农人吗?!

  ……看她的神色,她似乎完全知道。

  ……就如同她下令将自己的军粮让给那些流民吃时一般的清楚。

  周瑜心中有许多话想要说,但他最后只能躬身行了一礼,走出军帐。

  他需要立刻返回水寨,告知他的将军。

  他还需要平复一下自己的心。

  起风了。

  西风正适合顺流而下,因而江东水军重整了旗鼓,也正在谨慎地警戒着一切蛛丝马迹。

  孙策站在船头,在翘首眺望着周瑜归来,待见到他时,便立刻舒了一口气。

  “陆廉果然不曾为难你。”

  “不曾。”

  “但也不曾放吕子衡归来?”

  周瑜一瞬间想要将陆廉提出的交易瞒下,因为这个对江东太过有利的交易会给孙策带来多大的打击,他心中再清楚不过。

  ……岂止是打击,更是一场羞辱。

  而更为致命的是,观其神色,听其言辞便知,陆廉是根本没有羞辱他们的寓意的。

  她仿佛不是活在这世上的人,她理解,并待世人以宽容,却在用另一套圣贤的标准去要求自己!

  因而当周瑜讲出陆廉的想法时,孙策的脸一霎就白了。

  “将军休恼,”身侧立刻有人劝说道,“我江东子弟,来日方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