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早安!三国打工人第234节(1 / 2)





  荆州北面原本就无险可守,他岂能一退再退呢?

  “若,若是如此,待在下回禀了使君……”

  曹操对使者的支支吾吾并不意外,他抬起眼睛,瞥了他一眼之后,又大声嚎啕起来!

  “我的典韦将军啊——!”

  使者落荒而逃时,几乎撞上了正往府中走来的两名文士。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名使者,又驻足听了听远远传来的哭声。

  “主公已哭了这么久。”郭嘉意味不明地叹了一口气,“公达兄也该尽职尽责些才是。”

  他身侧那名文士比他年长,约莫四十岁左右,年华已逝,风姿仍存,此时听了这话,脸色却平静极了。

  “且让主公再哭一阵,”荀攸说道,“这便快了。”

  第227章

  数年之前曹操屠徐州时,他那个战死的长子曹昂曾经问他,胜败是正常事,可是为什么要屠城?为什么要向普通百姓下手?

  曹操给出的答案是:你杀得足够多,徐州就没有人种地,也没有人当兵了。

  现今的徐州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对于一个不足三十万人的徐州来说,刘备能在这里拉出两万人的军队,已经是徐州能承载的极限。

  而袁术不同,尽管两淮被他糟蹋得流民四散奔逃,道路死者相藉,但他是有气势也有自信将自己辖地内最后一个男人也抓进军营,充作兵卒的。

  他是天命的化身,他将在累累白骨的高塔上俯瞰中原,他对此坚信不疑。

  因此袁术是一定会崩盘的,因为洗劫和掠夺打不了持久战,这是三岁稚童也明白的道理。

  在纪灵的军队崩溃以前,刘备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他在寿春之北,因而关羽必须赶到寿春以南,到时两支军队才能完成合围。

  寿春是一座坚城,想要得到它,刘备与关羽必须收缩自己的军队,将重点放在攻城之上。

  寿春周围已经坚壁清野过了,无论粮草物资、攻城器械,都需要关羽自己慢慢筹备。

  四周救援预寿春的袁术军队也需要由他来阻挡。

  对于那些不容于汉室的贼寇来说,袁术是他们所认定的天下共主,寿春是他们认定的王城!

  因此深入淮南的关羽在准备攻城、阻挡援军之余,还必须要应付一波接一波的贼寇。

  那些贼寇很可能没有统一的着装,甚至也没有像样的武器。

  他们自丛林中钻出来,用口哨与暗号集结到一起,在深夜时摸到营寨边缘,偷偷放火。

  他们也会在淮河上游丢下许多尸体,意图污染河水,令下游取水的士兵们感染疫病。

  他们还会伪装成百姓模样,在那些士兵出营砍伐树木时,偷偷接近,再上前一刀。

  这种鸡鸣狗盗的行为无法对徐州兵马造成什么决定性的伤害,但它损伤士气,令人不胜其烦。

  而且因为这些贼寇而死的每一个士兵都不能再复生,也不能在短期内补充。

  因此关羽只能不断地收缩,再收缩自己的兵力范围——他必须保证他能将寿春以南这部分土地控制住,如此才能完成刘备交给他的战略目标。

  孙策就是此时渡江而来的。

  这位江东猛虎的目标也很明确:既然关羽将兵力集中在庐江至寿春一线,而广陵防守薄弱——那就由他来撕开一条口子!

  要知道,合肥是没有粮食的!想要粮食,那就要从广陵运来!

  他既要困死陈登,也要饿死关羽!

  日挂中天,枝头绿叶也打了卷。

  田野间的农人到此时多半要停下来寻个阴凉处休息一下,再穷苦的汉子,也还有家中女人给他带上的一罐水可以喝,若是宽裕些的,还可以啃上半个饼子,提一提力气。

  冬麦已经收完,春麦还未长成,沟边或是林下这些边边角角的地方正可以种些瓜瓜豆豆的东西。只要老天肯下雨,总不会让农人饿肚子。

  他们正这样聊天时,远远地便传来一阵马蹄声。

  待得农人一个个伸头去张望时,马蹄声已到了眼前!

  像天边忽然席卷而至的乌云!又像雨前那遮天蔽日的燕群,卷起的灰尘扑在脸上,扑在身上,扑在忘记盖上盖子的陶罐里!

  那样一群高头大马,那样长长的旌旗!那些骑兵穿着皮甲,背着长弓!他们还带了那样多的兵器!在乌云一般的身影之中闪着光!就仿佛天空忽然暗下来时,群星在夜幕中闪着光一般!

  对于一头骡子堪称全部家当的农人来说,这样一支骑兵是他们难以想象的存在!

  “那,那是谁的兵啊?!”

  “难道你不识字么?”

  “难道你就识字么!”

  于是那个老农得意地咧开嘴笑了笑,“我虽然不识字,却是有人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