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章(2 / 2)


“杂粮比较多,买了白糖红糖绿豆粉红豆粉红枣红枣核桃芝麻花生仁粳米糯米黑米瓜子仁什么的……”刘珍珠一口气说完,听的林仲修都张大了嘴巴,打开其中一个袋子,里面慢慢的堆放着各种小袋子。

“买这么多?”林仲修惊叹:“你这是打算吃多久?”

“没事儿,咱们家人多,吃几次点心就没了。我想着,君安和君明他们都正在长身体,一日三餐虽然不少,但每天不到饭点儿肯定得饿,以前我弟弟长身子的时候也这样,家里就得常常准备点心什么的。”

林仲修点头:“我倒是没想到这个,还是你想的周全,还用买别的吗?”

“要的,做点心的模具什么的都不能少,我刚才打听了,这些得去杂货铺买,刚才我和秀贞在这里也是干等着,就去那杂货铺看了,已经买好了,就等着去拿了。”

刘珍珠指了指街头,高大力忙赶着牛车过去,林仲修陪着刘珍珠进去拿东西。同样的,一大堆,什么刀具什么案板小刷子小笼子,还有好几样林仲修都不认识。

不过不妨碍他付钱,潇洒的解开荷包给了钱,就又去接了林君安他们回来。这哥仨在书铺站了大半天,有商有量的选定了要买的书,结果结账的时候傻眼了,选太多,之前爷爷给的那银子根本不够,还差了一大截儿。

既然不够,那就排除掉几本书,于是挑来挑去,总是选不定。正好林仲修过来,林君安忙请教:“说是启蒙用的,我瞧着这几本就很不错,还有,咱们既然是在村子里办学堂,那要教些种地的东西,我就又选了几本关于种地的,这个太贵了,一套都得二两银子了,还有律法书是必需的,我也买了一套,这个更贵,都要五两银子一本!”

林仲修大方,荷包里银子多,听林君安说的有道理,立即点头,买买买,全都买!喜的书铺的老板笑的都合不拢嘴,最后又送了一套诗集。

随后,林家就开始热热闹闹的开荒了,得赶在秋耕之前搞定。林仲修买回来的两个妇人还是很能干的,做的饭也算是中规中矩,当然,不能和原先林家的厨子比。

原先林家的厨娘那是家生子,世世代代就是钻研这个的。而这妇人,虽然厨艺上算是有天赋,但做饭太中规中矩了一些。不过,幸好林家的人也都不挑嘴儿,能吃就行。

开荒的时候,林仲修和林叔皓都是去了的,一天下来,晚上回家的时候都萎了,手都快拿不起筷子了,将家里的两个女人给心疼的呀,恨不得饭都喂到嘴里。

“要不然明儿别去了?多你们两个也看不出来什么效果。”刘珍珠一边用针将林仲修掌心的水泡挑开,一边心疼的说道:“你和三弟最有价值的是脑袋,想个点子赚更多的钱,这样一天天累成这样,回来沾枕就睡的,还有什么精力去想养家的营生?”

“别担心,也就这两天。”林仲修打个呵欠,另一只空着的手摸了摸刘珍珠的掌心:“你前段时间不也很辛苦吗?你看,掌心都磨出茧子来了,你能干活儿,我怎么就不能干了?”

“那不一样,我就是在家里做做饭什么的,虽然繁琐,活儿却不是很重。”刘珍珠伸手拿了药膏,给林仲修涂上。林仲修皱了皱眉:“以后还是将这药膏给放起来吧,我这两个水泡,用不着这么好的药膏,这一瓶要是用完了可就没了。”

这药膏还是从京城带回来的,太医院出品,绝对的精品。买倒是可以买,就是京城太远了,来回得半个月了。而且,价钱太贵,以前林家想买倒是不在乎那几个钱,现在想买,就有点儿超出承受范围了。

“所以说,你和三弟赶紧的别去地里干活儿了,在家想办法赚钱吧。”刘珍珠叹气:“不光是这个药膏贵,还有茶叶什么的,老爷子喝了一辈子的碧螺春,总不能……”

刘家倒是能送一些,可刘家也不能包了老爷子一辈子要喝的茶叶啊。

“嗯,明儿再去一天就不去了 。”林仲修忙表态:“爹爹的意思是,明儿带着君安君明他们到地里干一天的活儿,所以不用担心了,后天就不去了,到时候我一定会想个赚钱的法子的,不用担心好不好?”

“好。”刘珍珠点头,笑靥如花,满脸的信任和依赖,看的林仲修心里一热,倾身就在刘珍珠额头上亲了一口,刘珍珠立马慌了:“秀贞还在呢。”

林仲修转头,就见宝贝闺女正裹在被子睡的跟头猪一样。叹气:“秀贞年纪也不小了,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我瞧着她每天也高兴的很,不像是害怕恐慌了,明儿起,让秀贞一个人睡?”

刘珍珠有些犹豫,林仲修又说道:“就一个院子呢,有什么动静咱们不是立马就能听见了吗?大不了,晚上咱们过去瞧瞧。马上就要七岁了,再和咱们睡也不好。”

“那行,明儿我和秀贞商量商量。”刘珍珠点头应道,伸手将林仲修按到被窝里:“你赶紧睡,我去吹灯。”

到了第二天,林仲修果然是将林君安等人带去地里干活儿了。林秀贞被李淑贤抓住,只能坐在小板凳上绣花,幸好还有个杏花陪着她。

“你们家办学堂的时候,村子里都知道了,大毛和二毛都说要去念书,铁柱也去,不过,好像其他人都不想去。”杏花低声和林秀贞八卦,林秀贞有些不解:“为什么不念书啊?我们家都没有要束脩。”

“那个,读书太耽误事儿了,而且,买笔墨纸砚什么的,那可是一大笔钱。”杏花小声的嘟囔道,有些小尴尬,林家都不要束脩了,结果还没人来念书,实在是……

林秀贞皱皱眉:“很多人都不愿意念书吗?”

杏花点点头:“有很多人去问我娘了,我娘就说不收束脩的,可还是有不少人说不想让家里孩子念书。”

掰着手指给林秀贞算了算:“我知道的肯定会念书的就只有五个,铁柱,大毛,二毛,拴住,哦,你不认识拴住,拴住是村东头的,他上面四个姐姐,就他一个男孩儿,家里宠的不像话,就想着让拴住读书长出息,将来去当大官儿呢。拴住脾气不好,所以我们都不爱和他玩儿,铁柱他们也不爱和拴住玩儿。还有金宝,金宝是里长的小儿子,今年才七岁,本来是打算到镇上去读书的,后来就说要来你们家念书。”

“才五个人啊。”林秀贞眨眨眼,人会不会太少了?

“王大娘,你是不是要去地里送饭啊?”快中午的时候,杏花告辞走人了,林秀贞自己也不想做针线活儿,就到厨房去转悠,看王大娘拎着一大桶的馒头出来,赶忙凑过去问。王大娘和毛大娘就是林仲修请回来的两个妇人,都是三十多岁,很是能干。

王大娘点点头,笑眯眯的看林秀贞:“是啊,秀贞饿了?要不要先吃个馒头?”

“我想和大娘一起去送饭。”林秀贞忙说道,在家里呆着实在是太无聊了,去地里顺便看看他们是怎么开荒的。

“带她去吧,顺便看看君安他们干活儿怎么样。”刘珍珠在厨房里听见声音,赶忙出来:“不过,秀贞,你得带着你的小帽子。”

前几天刘珍珠忽然发现林秀贞黑了很多,立马紧张了,从那天开始,就拘着她不太热昂她出门了,就是出门也选早上或者下午太阳不热的时候。

这时候正是中午,虽然秋天的太阳不热,但光线也是强的很,刘珍珠特意找出来一顶小帽子给林秀贞带上。村里的人自己用稻草编的,今年新编的,还能闻到一股稻草的味道,沿儿很宽大,刘珍珠在上面系了两条丝带,看着就不那么土气了。

不过,带帽子总有些闷热,林秀贞不怎么喜欢戴帽子,可架不住刘珍珠坚持,想出门就只能带着。

出了村子,远远就看见林仲修他们了,太显眼了。林君清眼尖,一下子就看见林秀贞,忙扔下锄头:“我去接妹妹,这地不平,万一妹妹摔跤了就坏了。”

林君明眼巴巴的看着他跑远,转头看林仲修,林仲修伸手揉揉林君安的脑袋:“去吧,到那边树下坐着歇一会儿,吃了午饭再继续。”

说完,扬声喊道:“吃午饭了,吃了午饭再干。”

众人应和了一声,就各自放下自己的农具,回身往地头走。

林秀贞蹲在地头,放火烧过一遍之后,再用大钎深挖,将近两尺深,挖一道沟出来,就埋一行粪肥,下一行挖出来的土再盖上那粪肥,这可都是力气活儿。

所以,一大桶的馒头根本不够吃。王大娘放下这边,转身再回去,这次是和毛大娘一起过来,又抬过来两桶馒头一桶菜异同粥。

林仲修和林叔皓的吃相虽然还不那么糟糕,但那速度,和旁边所有的人都一样,飞快的。林君安他们一边吃,还要一边吹手,一个上午,就磨出了大水泡,可见是没偷懒。

可把林秀贞给心疼的,恨不得将菜桶里的肉通通都夹给自家人,逗的一群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