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把星际技术上交了第76节(2 / 2)


  古景耀到实验室的时候,有些新来的研究员和助手第一时间都没认出这个素未谋面的老板,不过他们认识席敬,席敬代表古景耀来过实验室几次。

  等待何老师取样品的时间,古景耀看了看实验室里新来的研究员。

  原本这些人的资料古景耀是会看看的,不过很不巧,那段时间古景耀正好在忙别的事情,再加上他对何老师非常信任,而且还有席敬盯着,他就没管这事,现在的状态是一个人都不认识,不过……

  古景耀盯着其中一个看起来和何老师差不多年纪,但英年早秃的研究员多看了几眼,觉得这人有点眼熟,他好像是见过,但印象不深,想了一会他露出了恍然的表情道:“你是张老师!”

  他终于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原先在孟立新教授的实验室的那个何老师的一生之敌——张老师吗?

  张老师见古景耀还记得自己,有些受宠若惊:“您还记得我呢,我叫张立浧,您叫我名字就好。”

  古景耀大一还经常在实验室出没的时候,张立浧是见过他几次的,但几乎没有说过话,他没想到两年过去古景耀居然还记得他的长相。

  当年何老师给古景耀打工,张立浧还嘲笑过他来着,现在的他只想穿越回去打醒曾经的自己。

  古景耀也知道张立浧和何老师之间的典故,甚至于和孟立新教授聊过张立浧和何老师之间的事情,知道张立浧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人,就是缺心眼,还有点肤浅,但科研方面的能力是有的,性格和何老师比起来当然不够讨人喜欢,但倒也并不是很让人讨厌。

  这次实验室招人是何老师自己把关的,既然何老师把人招进来了,想来他对自己的“一生之敌”是并不介怀的,也许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让自己的一生之敌替自己打工也是另外一种胜利?

  不过实际上,何老师根本没把所谓的一生之敌放在心里,在意这个的从始至终就只有张立浧一个人而已。

  而张立浧也很容易说服自己,实验室的老板是古景耀又不是何老师,他是给古景耀打工而不是给何老师打工,至于他现在归何老师管,那也不能说明他输给了一生之敌何老师,只是因为何老师运气好更早跟着古景耀所以比他起点更高,也更得古景耀的信任而已,他还没有输!

  古景耀又和其他新来的研究员聊了聊,认了认人,了解了一下他们的情况和能力,接着何老师就带着材料样品出来了。

  放在玻璃器皿上的是一种形状不规则的黑色颗粒,大小和煮熟的薏仁米差不多。

  古景耀带上了用镊子夹起来看了看,没看出什么名堂来,不过可以明显感觉到质感是软的,但也不是很软,准确的说是有一些弹性。

  何老师介绍道:“这是我们在用化学方式制作新材料的过程中产生的反应副产物,我们对这种副产物进行了分析和测试,发现这种材料在常温下有一定的导电性,最重要的是,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古景耀手上稳稳地放下黑色颗粒,接着放下镊子:“吸附能力?就像活性炭?”

  何老师表情有些古怪地道:“有些类似。不过我们在测试这种副产物的吸附能力的时候发现,它能够吸附微塑料,而且对微塑料的吸附能力很强。”

  古景耀愣了一下,神色变得重视了起来:“测试报告拿给我看一下。”

  何老师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把一些纸质报告递到了古景耀的手上。

  塑料可以说是蓝星目前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这种人类造物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并且每年都在增加。

  微塑料是指微小的塑料颗粒,这些年也日益引起了国际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为这种污染物几乎无处不在,虽然目前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证据证明微塑料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危害性,但微塑料的存在毫无疑问引起了一些恐慌的情绪。

  毕竟当世界上每一个不管有人没人的地方,当人类不可或缺的食盐中,甚至于婴儿食用的母乳之中,都被发现有微塑料存在的时候,真的很难不引起恐慌。

  但人类目前对微塑料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它们太微小了,又太无处不在了。

  如果何老师他们做出来的这个反应副产物真的对微塑料有很大的吸附作用,虽然不太可能彻底解决微塑料的问题,但肯定会有巨大的环境和商业价值。

  古景耀认真翻阅完测试报告,问道:“这种东西,现在能重复做出来了吗?”

  何老师道:“我们发现这种东西有价值之后,尝试用同样的方法重复了实验,不过这种东西作为反正副产物,产量不高而且不稳定。他们还在对它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找出但简单的制造方法。”

  何老师把实验记录也递给古景耀。

  古景耀翻了翻,说道:“那就继续做,不过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进度也不能放慢。至于这个副产物,你们给取个名字吧,等到找出了更好的制备方法,让席哥帮你们申请专利,论文上《天工》肯定没问题,你们想法别的期刊也行,我就不挂名了。”

  何老师和其他研究员都明白了古景耀的意思,这种吸附材料古景耀不管是名还是利都不准备要,全都给他们自己。

  大方的老板研究员们是见过的,但这么大方的,真的是第一次见。

  张立浧不由看了何老师一眼,他似乎有点理解为什么当初古景耀还只是个籍籍无名的普通大一新生的时候,何老师都愿意跟着古景耀了,厚道人啊。

  何老师却很平静,道:“实验室是你的,研究经费也是你出的,而且我们能够得到这种新材料,用的还是你提供的实验方法,给你挂一作都没问题,专利肯定也是你的。”

  按照学术圈的惯例,如果是纵向的项目,专利肯定是实验室老板的;如果是横向项目,专利则是出钱的企业的。

  这其实也是很合理的,毕竟科学研究耗费不菲,总不能指望做慈善,出钱出东西最后什么都不要吧?这种模式是必然不可能性持久的。

  但在这个过程中,普通研究员们也并非一无所获,他们得到了名,而名就是他们继续向上爬有一天自己当老板的底气。

  席敬在旁边听着,他知道古景耀不在意这些,而且和何老师感情好,也愿意让利给何老师,但学术圈在这方面的生态其实还算是良性的,打破这种生态未必是一件好事。

  他提醒道:“老板,他知道您是觉得何老师这些年帮了您很多,但您直接送专利何老师肯定不肯要的,还不如等这个项目结束,你多给何老师和团队成员发点奖金。”

  古景耀此时也意识到了什么,从善如流地点头:“也行,到时候我给你们都发个大红包,实验室每个人都有份。”

  实验室的其他研究员本来对专利就没什么想法,刚刚听到古景耀那样说也就是心动了一瞬,现在也不觉得遗憾,倒是对他说的大红包期待了起来,这么大方的老板说的大红包肯定不可能少了吧?

  对于这种吸附材料,古景耀没有多说什么,一切交给何老师他们自己来。

  离开实验室之后,古景耀步行去梁院长的办公室拜访,难得来一趟学校,总不能不去拜访老师,即便只是名义上的,更何况梁院长对古景耀确实是有知遇之恩的,虽然古景耀也回报了梁院长很多,但人情往来这种事情,不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吗?

  梁院长一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样子,最近这段时间他招了一些年轻有为能力很强的新老师,那些已经成功名就不太可能跳槽的,也纷纷答应了愿意来上课或者开讲座,一时之间京华大学材科院可以说是风头无两。

  不过梁院长也记得这一切是谁带给他的,看到古景耀一点都没有老师的价值,乐呵呵地招呼他,热情地要拉他出去吃饭,不像是面对自己的学生,更像是面对合作方的老板。

  古景耀哭笑不得,但他其实对梁院长是很有好感的,也不介意把自己的名头借给梁院长用,他知道梁院长是个有分寸有底线的人,不必担心他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婉拒了梁院长的饭局邀请之后,古景耀又去拜访了宋校长。

  宋校长对古景耀也很热情,但是和梁院长不同的热情,不过同样也是感谢古景耀为京华大学带来的好处,这段时间他可没少受到国际知名学者来交流学习的申请,而他们最大的目的基本上都是想要见古景耀一面。

  在古景耀离开之前,宋校长想起了一件事情,说道:“对了景耀,我听一个朋友说,明年国际物理学年会可能会放到我们夏国举办。”

  古景耀有些惊讶,奇怪地问道:“明年国际物理学年会的举办地现在还没确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