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把星际技术上交了第24节(1 / 2)





  其他几位首长也都一一和古景耀握手,全都非常亲切随和。

  这些首长们各自的政治主张未必完全一样,平时在施政方针上可能也有很多矛盾,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希望夏国能够变得更好,对古景耀这个一个能够改变夏国的年轻人,自然是再重视不过。

  一直到在长桌边坐下,古景耀才从有些晕晕乎乎的状态中恢复过来,等到拿起的计划书,他就完全清醒了。

  他让自己不要去思考这些坐在会议室里的首长们,而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计划书上,至于坐在下面听他讲解的听众,就把他们当做以前那些听他演讲的普通同学就好了。

  这样想着,古景耀深呼吸了两口气,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放出了自己的ppt,看着会议室里的众人,目光尽量从首长们的头顶掠过而不是他们的脸,开口说道:“各位首长和教授们,我在学术圈只是一个新人,对目前的总体科技布局了解并不深入,对于国家目前的科学技术现状也只能说是窥见了冰山一角。

  “我今天所提出的总体规划,只是出于我个人对星级社会各个国家过去发展路线的历史进程的总结,以及技术可行性的一些分析做出来的,也许会有一些疏漏和不切实际的地方,仅供大家参考,也希望大家能够不吝指正。

  “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曾经查阅过宇宙联盟对一级和二级文明的所有记录,并没有发现可能是蓝星的文明,鉴于宇宙的广阔,以及各自定位的坐标和命名的名称不同,我很难确定蓝星在星际联盟的星域图中所在的位置,只能姑且猜测,蓝星很可能并不在星际联盟目前所探索的星域范围内,可能距离星际联盟的成员都很遥远。

  “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地向着星际扩展我们的生存空间,在这片星域被星际联盟发现之前,拓展我们的版图。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星际联盟的规定之中,新发现的文明国家的公民或者改国家制造的机器所到达的区域,只要之前是无主的,便划归为该国家的领地范围。

  “我一直相信蓝星和人类在宇宙中不是孤独的,古今我的经历虽然有些无法解释的地方,但也足以证明这一点。一直以来,星际联盟各个国家,主要是四级文明以上的大国一直又对外探索未开发星域的计划。这样的计划一方面是出于星际联盟成立的宗旨旅行大国的义务,一方面也是为了探索一些大国需要资源,尤其是反物质矿。

  “星际联盟的一些国家,就是在这种探索活动之中被发现,然后加入星际联盟的。而那些被发现的,尚未达到三级文明的星球,则探索队不会打扰,只会做一些观察,然后记录在星际联盟的档案之中。我想有一天,蓝星也有可能会被探索队发现,那时候我们的触角所能够抵达的区域越多越好,否则后面再想扩展就会变得非常麻烦。”

  这个他们倒是第一次听古景耀说起,都露出了郑重的表情。

  虽然此刻,没有人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够和宇宙中的其他文明相遇,但正如古景耀所说的那样,这是迟早的事情,人类并不甘心永远孤独,更加不愿意永远不会有人知道有一个叫做人类的种族曾经来过这篇宇宙,并且创造除了辉煌文明。

  既然如此,那么早做准备确实是很有必要的。

  古景耀继续说道:“除此之外,随着地球人口的爆发,地球上的各种能源对于人类已经已经捉襟见肘,而宇宙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矿场,我们迫切地需要去宇宙空间之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资源。所以我认为未来国家科技研究的主要方向应该是航天技术,第一步则是建立月球基地。

  “月球是我们的卫星,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星球,并且月球上已知有非常丰富的氦-3资源,这是进行可控核聚变的重要燃料。能源是永远的主题,任何工业活动都离不开能源,航天也是如此,想要我们的飞船走得更远更快,就必须将可控核聚变从科学幻想变成现实。我们不仅需要建立大型的聚变电站,也需要小型化的反应堆。

  “综合考虑技术和原材料的问题之后,我认为和氚比起来,氦-3是可控核聚变更加适合的燃料。所以第一阶段,我的计划是先使用我们现有的方法将设备和人员送到月球上,建立月球基地,开采氦-3资源。同时在蓝星上,我们也要同步研究可控核聚变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和材料。以此为主线,同时发展其他相关技术……”

  开始介绍自己的计划之后,古景耀真的一点都不紧张了,他双眼发亮侃侃而谈,仿佛看到了夏国冲出蓝星殖民整个太阳系甚至于周边其他恒星系的未来,虽然距离太阳最近的比邻星所在的恒星系是个三星系统,可能不太适合殖民,但管他呢,这种事情还是等以后再考虑吧。

  考虑到听众主要是各位首长,古景耀的计划书里没有加入太过于深奥的学术问题,只是说明了对于未来的规划和展望,都是首长们能够听懂的,他们也同样听得心潮澎湃。

  作为夏国的领导者,谁会不希望这个国家在自己的手中真正强大起来,能够不需要再看任何其他人的脸色呢?

  不过他们还是很清醒的,清楚对于技术问题自己就是外行,当古景耀讲解完自己的计划书之后,他们看向了被拉过来作为技术顾问的各位学术大佬们,希望他们能够提点意见。

  各位学术大佬们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就自己感到疑惑或者不确定现阶段的技术水平是否真的能够做到的问题提出了疑问,古景耀对此也早就做好了准备一一回答。

  他的这个计划书可不是他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之前他就有过总体的思路,这半个月的时间他更是仔细论证了每一步计划的可行性,确定都是现阶段地球的技术水平有可能做到的,虽然肯定需要一个技术的跃进和更近换代,但实际上并非遥不可及。

  古景耀和学术大佬们的探讨也进行了很久,期间有工作人员悄悄过来询问要不要准备午餐,不过首长们看看他们都在心无旁骛地论证技术可行性的问题,摆了摆手表示暂时不用。

  虽然古景耀他们讨论的话题,首长几乎一点都没听懂,但他们的认真是有眼睛就能看出来的。

  各位首长今天都是特意凑出来的时间,没有其他安排,决定陪他们继续等下去,还有人顺便把公务文件拿出来处理了起来,因为他们真的就是在干看着,不过古景耀他们是一点都没发现这一点的。

  等到古景耀他们终于讨论完,并就对计划书的几点修改意见达成了一致之后,都差不多快能吃完饭了。

  一号首长签发了一份文件并交给秘书,温和地看着科学家们,“你们已经达成一致意见了?”

  曹院士点点头说道:“是的,景耀同学的计划书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有一些细节我们觉得有必要进行一些修改,经过探讨之后,包括景耀同学在内,我们所有人都就最终的修改方面达成了一致,现在只需要在文字方面进行一些修订和润色。”

  一号首长高兴地点头说道:“这非常好,大家的效率很高。这件事情上,我们帮不上什么忙,也没办法一直和你们在意,那么这件事就拜托给诸位了可以吗?”

  在场的诸位科学家们互相看了看,不包括对于这东西并不了解的古景耀,其他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将会决定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夏国科技发展布局的方向。

  当然,其中起最大作用的就是那个坐在会议室中间对这一切懵懵懂懂的大一新生古景耀。

  不过在场的科学家们能够被邀请到这里来,在政治上都是可靠的,他们或许有些私心,但还是公心更多,面对一号首长的嘱托,全都郑重答应下来。

  第34章 邀请

  这次见过首长们之后, 古景耀是彻底不去上课了,甚至没有回学校,实验室再次被交给了何老师管, 自己则和其他学者们一起把新的计划书彻底确定下来。

  除了计划书之后, 还有执行的人也是需要考虑的。

  这样从项目肯定是要国家牵头, 但每一个项目肯定还需要一个有能力也能镇得住的带头人。

  尤其是可控核聚变项目和登月工程。

  虽然古景耀说现阶段登月工程依然使用原来的技术,实际上国家本来也有登月的计划, 但是其中还是有一些技术需要调整,比如月球基地的建设项目,飞船技术也需要一些调整,另外还有地月通讯的问题。

  以夏国目前的技术,即便古景耀用星际科技对飞船进行一些改造,也无法一次性带太多人到月球上, 总不可能让这几个人用手建个月球基地,必须依赖机械的力量。

  另外地月通讯也是个问题, 现在虽然有中继卫星,但是通讯效率和在地面上比起来依然比较低,另外他们还得想办法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可靠的月面通讯系统。

  一来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登月的航天员是无法像在蓝星上那样直接对话的,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而月球没有大气,有一个靠谱的通讯系统对月面生活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二来这套通讯系统不仅需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通讯, 还需要实现人机之间、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讯, 在月球这样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 实现机械化的控制和操作, 非常重要,不然人累死也完不成任务。

  这些古景耀都有规划, 因为对他来说这并不是一切从零开始,星际世界这种从零开始殖民改造一个啥都没有的星球的例子太多了,相关论文也不少,古景耀只需要从中选择适合的案例,并加以适合蓝星现状的改造就行。

  而可控核聚变项目,虽然古景耀同样有现成可以拿出来的实用技术,但同样有一些前置的科技树需要攀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温超导材料的制造,因为可控核聚变的反应堆需要实现全超导。

  当然,实际上国内现在的东方超环也是全超导,但是使用的是超低温的超导材料,液氦太贵了,再加上国内的液氦资源全部依靠进口,如果真的要依赖液氦,将来也会带来不小的风险。

  而且超导材料的用处非常大,原本各国就都在研究高温超导材料甚至于常温超导材料,否则那个美国某大学学术骗子的新闻也不会在学术圈闹得这么大,还不是因为这个学术骗子抓住了热点嘛?

  既然迟早也要实现超导材料的更新换代,考虑到将来需要使用到的地方还很多,古景耀觉得趁此机会直接把高温超导材料拿出来是个非常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