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9章(2 / 2)


  源西河微一踌躇,即道:“起先,杨铭来了我这里,还带着杨匠官你。”

  如此,就表明李发所言无虚了。杨埙反而大为意外,问道:“那么源公子之前为什么要对我和朱骥说谎?”

  源西河便请杨埙进来衍圣公府,到正堂坐下,这才正色告道:“是杨铭要求我这么做的。他告诉了我一件大事,请我千万不要泄露出去。”

  杨埙忙问道:“是什么大事?”源西河道:“我立了重誓,不能说。”

  杨埙道:“但杨铭已经死了,而且他被杀,极可能跟这件大事有关。”

  源西河叹了口气,道:“杨匠官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吗?”杨埙道:“一定要。”源西河道:“但我不能说。”

  杨埙心道:“杨铭明明是来找我,既然事情紧急,他应该设法弄醒我。就算另有他事离开,不得已托付了源西河,也该是转告于我或是朱骥,为何杨铭反而要源西河不要泄露?”疑虑之下,望向源西河的目光也多了几分审视之意。

  源西河沉默片刻,忍不住叹道:“杨匠官终于还是想到了。”

  杨埙登时一震,瞪视了源氏好大一会儿,才失声问道:“源公子是日本人?”

  源西河居然不否认,道:“杨匠官到过日本几年,熟知我国国人习性。但我在中国出生长大,言谈举止与你们没有任何区别,杨匠官又是如何猜到的?”

  杨埙虽然猜及对方身份,仍是一脸难以置信的神情,神思了半晌,才道:“因为你是唯一一个能将郭信手下林海被杀和那对男女贼人联系起来的人,再联系诸多前后事,不难想到。”又摇了摇头道:“不难想到,我却到现在才想到。源公子,你顶着衍圣公弟子的名头,隐藏得如此之深,好生令人佩服。”顿了顿,又道:“你既姓源,当是幕府将军源赖朝后人了。”

  源西河道:“我是源氏后人,但却跟他没什么关系。”

  原来源西河竟是日本英雄源义经后人。当年源赖朝千方百计地杀死弟弟源义经,又下令将源义经爱妾静御前所生之子溺死在海滨。然执行命令之人不忍对新生婴儿下手,遂将他丢弃在海边,料想海水涨潮时,婴孩自会溺死,总好过亲自动手。源义经心腹家将得到音讯后,及时赶来救了婴孩,并携其东渡,逃往中国。一行人在山东定居下来,由此繁衍生息。为掩饰身份,又与河西源氏联族,冒充起鲜卑皇族后人来。

  到了源西河父亲这一辈时,已与山东大族孔氏交往频繁,源西河亦得以拜在衍圣公孔彦缙门下,成为其得意弟子。然源氏终究是日本血脉,始终有割不断的根系相连。某一日,有来自东瀛的使者找上门来,要求源氏协助当今执政幕府足利将军取得郑和宝图,只要成功,便允准源氏重返日本。可惜源氏早已在中国落户,已无落叶归根之意。使者便以公布源氏真实身份相威胁,源西河为保家族能继续过平静的生活,遂同意了使者的要求。

  不久,源西河设法以衍圣公弟子的身份频繁到北京公干。到京师后,方知日本方面早已派了明镜、紫苏兄妹到北京谋取郑和宝图。这对兄妹出身武士世家,非但武功高强,还会说流利的汉语及福建沿海一带方言。明镜已打听到郑和宝图作为机密档案收藏在兵部车驾司,但兵部是军事重地,防守严密。兄妹二人多方权衡后,预备从兵部副长官于谦之女于璚英入手。

  源西河到底在中国长大,熟知明朝国情,忙告诉明镜兄妹大可不必如此。又称中国官员多贪婪无耻之辈,只要找到能接触机密档案的官吏,以重金收买即可。

  明镜是源义经的狂热崇拜者,亦视源西河为主,对其言听计从,遂放弃了监视跟踪于璚英。但经过周密调查后,始终没有寻到合适的兵部官吏。明镜觉得贿赂官吏太过冒险,除了人性难测外,还因为官吏向上告发一样能获得厚赏,一旦对方举报,定会引起大明警惕,那时再要取得郑和宝图就难上加难了。

  源西河亦觉得有理,遂放弃了贿赂的计划。后来终于发现往兵部食堂送米或许是个好法子。经过详细谋划后,终于等来了日本使团,于是有了孙太后生辰当日兵部官署发生的一幕。

  只是明镜、紫苏兄妹虽顺利混入兵部官署,却并没有找到郑和宝图。紫苏无意翻看了《军资总会》一书,觉得日后也许会有用处,于是顺手取走。不想出来时撞到杨埙,露了形容。因为杨埙神色镇静,一上来就问紫苏身上的扇子来自哪里,兄妹二人不知道其身份,没有当场杀他灭口,待后来杨埙出来呼叫人追赶明镜时,才后悔。

  紫苏出官署后即易回女装,暗中监视着杨埙,等到天黑与兄长明镜会合后,一道赶去蒋骨扇铺杀杨埙灭口。不但意外为人阻止,且被更多人看到了相貌,旋即遭到全城搜捕通缉。

  源西河得知经过,忙命紫苏将《军资总会》投回蒋骨扇铺,以平息事态。又让明镜兄妹藏身在衍圣公府中,不再抛头露面,一切等风声过去后再说。

  随即而来的便是明英宗御驾亲征、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等,中央官署忙碌得如热锅蚂蚁,要想再潜入衙门盗取具体不知在何处的郑和宝图,简直难如登天,事情由此拖延了下来。倒是以衍圣公弟子设法长驻京师的源西河对教坊司蒋琼琼一见倾心,不顾明镜兄妹劝阻,坚持要与她来往。二人郎才女貌,很快便走到了一起。

  就在某日源西河去找蒋琼琼时,意外撞到郭信手下朱公子大行嫁祸之计。朱公子派手下林海追赶源西河,欲杀他灭口。源西河武功亦相当了得,却因为不知这些人的动机和身份,又身处闹市,便没有贸然出手,只假意逃走,引林海到僻静处,出其不意将他擒住,悄悄带回衍圣公府,交给明镜兄妹审问。林海受不住拷打,如实交代了一切,但后来仍遭灭口抛尸。只是明镜兄妹弃尸时被巡城御史邢宥发现,虽仗着高超武功侥幸逃脱,但却再度受到官方严密通缉。

  源西河既知真相,很瞧不起郭信这些人,也对他们异想天开的阴谋没多大兴趣,本不欲再理会,但后来听到杨埙背负上了杀人罪名,一时颇为忧心。他很喜欢杨埙的个性,又曾在国丈孙忠府上听对方大谈日本风土人情,那可是他的故乡,虽从未到过,却深有眷念。那一次会面过后,他便对杨埙有本能的亲近。

  反复思虑后,源西河去了锦衣卫官署,大致说了当日在蒋骨扇铺后巷看到的情形。不想锦衣卫长官朱骥已认定杨埙便是真凶,不愿理会。源西河失望地离开,又顺路去了国丈府,与孙忠感叹了一番世道云云。令人意外的是,贵为国丈的孙忠亦爱惜杨埙,竟跑去敲了登闻鼓,闹出一番大事来。

  最巧不过的是,明镜兄妹丢弃的林海尸首,竟成为证明杨埙无辜的物证,且经过巧妙安排,引发了郭信等人的行动,令官府迅疾拉网,将郭信一干人一网打尽。

  杨埙亦好奇当日源西河挺身到锦衣卫官署为他作证一事,问道:“当日源公子到锦衣卫作证,是真心想救我吗?”源西河道:“当然。”

  杨埙叹道:“如果源公子当日不主动说出林海追杀你的那件事,大概我今日也不会猜到你是日本人。你为了救我,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源西河笑道:“我不后悔,这大概就是命数。”

  杨埙也笑了一笑,道:“我自知今日再难活着离开衍圣公府,但我死前有一个请求,希望源公子能拿出解药,救朱骥一命。”

  源西河干脆地回绝道:“不行。”

  杨埙仍不死心,道:“如果我设法取到郑和宝图呢?”

  源西河摇头道:“那也不行。况且我知道杨匠官只是说说而已。就算你真打算这么做,朱骥也不会同意,他宁可自己死。你若是这么做了,他到死也不会原谅你。”

  杨埙道:“哈,想不到源公子倒是朱骥的知己。”又道:“原来你们一开始就是要毒害朱骥,想要他死,这是为什么?”

  源西河道:“我有我的理由,杨匠官不需要知道。”

  正说着,明镜、紫苏兄妹一齐走了进来,站到杨埙身侧,虎视眈眈。杨埙自知死期将至,而朱骥不知源西河真实身份、且身中奇毒,怕是等不到查明真相,便会毒发身亡,更无人会怀疑到衍圣公弟子头上,不由得冷汗直冒。

  源西河笑道:“原来杨匠官也有怕死的时候。”

  杨埙叹道:“嗟大恋之所存,故虽哲而不忘。说‘不怕’,那肯定是骗人的。”

  源西河喝彩道:“好一个大恋所存,虽哲不忘!”挥手命明镜、紫苏兄妹退开,想了想,道:“我不想杀杨匠官,但又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囚禁你。而且风险太大,一旦你逃出去……”

  紫苏插口道:“公子,杨埙这个人聪明绝顶,而且运气奇好无比,将来势必坏我们大事。不如现下将他杀了,一了百了。”

  源西河道:“紫苏说得对。这样吧,我给杨匠官两条路,一是死,二是去日本。”

  杨埙惊道:“什么,你要带我去日本?”

  源西河道:“杨匠官之前去过日本呀,不过是受宣宗皇帝所派。你能说流利的日语,去了日本也不会有任何不适。”

  杨埙问道:“那源公子你呢?”源西河道:“我当然要留在这里,继续我的使命。”

  杨埙摇头道:“不行,我不去日本。”

  源西河道:“我也不是要你终身留在那里。五年,我们以五年为限,如何?”杨埙只是摇头。

  紫苏很是生气,怒道:“杨埙性命现下在我等掌握之中,公子何必对他好言好语?直接杀了他便是。”

  源西河摇头道:“这是我们男人之间的事,你不懂的。”

  紫苏道:“公子迷恋那妓女蒋琼琼,我是不懂。而今你又坚持不杀杨埙,我还是不懂。”赌气甩手出去。

  源西河也不理会,沉吟许久才道:“杨匠官如果肯乖乖听话,我就拿出解药去救朱骥,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