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小傻子后我苏炸了_27





  本来罗校长还想教教他,比如说讲讲象棋的口诀,“马走日字象走田,兵卒过河横竖走……”到没想到这孩子闻言又点头。

  行,那就下一下。

  从前在家的时候,一些不费体力的活动,周云逸都会尝试体验,其中就有象棋围棋这些国粹,虽说没办法像职业选手那样精通,但和业余选手下一下也未必会输的那种。

  罗校长跟周云逸下了一会儿,忍不住“咦”了一下。

  他没想到这小孩真的会下棋,而且下的还挺不错,两人你来我往,一时竟然难分高下。

  让他觉得可惜的是,还没下完,就有个女孩走过来叫他面前的这个男孩。

  “弟,回家吃饭了。”

  周云逸看到是周秀玉,放下手中的棋,站起来跟对方说:“再见。”

  他知道回去晚了,周秀玉可能会挨骂,所以没多流连,说完就准备和周秀玉一块离开。

  罗校长看到周秀玉,笑着说:“你是哪家的孩子?”见到大人可能他认识,但是光看到孩子,罗校长一时半会还想不出来。

  周秀玉听话地回答道:“我爸爸叫周德宇。”

  罗校长微微颔首说:“我知道了,日化店对吧。”他老伴也经常去他家买日用品,听说老板挺会做生意,会送一些小赠品。

  周秀玉点点头,拉着周云逸转身离开。

  等周家姐弟俩离开,罗校长想了一会儿纳闷地说:“周家不是只有俩孩子吗,小的那个好像还有点问题,那刚刚跟他下棋的是哪个?亲戚家的孩子?”

  对于日化店夫妇有个痴呆儿子的事情,住在同一条街上,虽然隔着好几家住户,但他多多少少都有所耳闻,毕竟都是一个镇上的,但他比较忙,没怎么关心谁家孩子好了坏了,所以并不知道周家夫妇这个儿子已经恢复正常。

  在他这种知识分子眼里,痴呆是不可逆的,只有轻重可分,没有痴傻着忽然就变得和正常孩子一样一说,所以一时他也闹不明白怎么回事。

  虽说这么小的孩子象棋下的这样好,可以和他这个有好几十年经验的人下棋还不落下风挺少见,可也不是没见过,罗校长稀奇,但知道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太多了,他从二十来岁就在学校里执教,到现在任职校长,眼看着再过个几年离退休也不远了,多少好苗子没见过。他曾经在山里支教过几年,见过一个孩子,十来岁,自学,都没有做过什么实验,但通过数学公示竟然解决了一个数学界的大问题,他当时发现后就通过写信给教育局说了这件事,很快上头很重视,那个时候还没有义务教育,但又是个好苗子,公家安排学费生活费这些开支,把孩子送到了帝都这样的中心圈接受教育,现在已经是科学院的顶尖人才,研究航天技术,他去支教的时候还很年轻,二十来岁,当时是大三,只比那个小孩大十来岁,如今两人倒成了朋友,之前带着老伴暑假去帝都玩,对方特意申请休假出来请他们吃饭叙旧,安排他们游玩。

  回忆到从前的罗校长看看时间收起棋盘,背着手悠悠达达的回家吃午饭了。

  回家的路上,周秀玉问周云逸道:“你今天和爸说话了?”

  周云逸嗯了一声。

  周秀玉没再说话,催促他说:“走快点,一会儿该等急了。”

  到家后,尹秋萍和周德宇都笑容可掬的看着周云逸,招呼他赶紧坐下来吃,周德宇还递了一条拧干了的湿毛巾给他。

  “玩了这么久,擦擦汗,舒服点。”

  周云逸默默接过来擦擦手和额头,其实他不喜欢用这条毛巾,他们全家四个人就用这一条毛巾擦手擦脸,而且是两三天才用香皂搓洗一遍晾晒,要用的时候再打湿拧干,这毛巾像是用的时间太久都有毛边和破洞了,他很不习惯。

  倒不是嫌弃它烂了,而是四个人用一个毛巾,真的很不卫生。

  说到卫生,其实他也不喜欢这两人给他夹菜,一家人也没有用公筷的概念,但他因为条件和环境所限,都没有矫情的提出要求,他有时候总觉得,一旦他提出什么要求,都有可能是在压榨这个小女孩。

  所以现在他慢慢的在改变这两人的习惯,比如在两人给他夹菜之前先自己夹到碗里,或者轮到自己用毛巾的时候就多洗几遍再用。

  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也给别人减少麻烦。

  虽然是粗茶淡饭,但也有其可口的地方,特别是他最近自觉胃口特别好,饭量也增加了,之前吃个半碗就饱了,现在可以吃满满一碗,还要喝两碗汤。

  可能小孩子正在长身体。

  尹秋萍看到儿子碗里的汤喝完了,眼神示意周秀玉给他舀汤,周云逸下一秒就自己起身去舀汤,不给任何人机会。

  之前他想去厨房为周秀玉分担家务,却让周秀玉遭受一场毒打,那么他不去厨房做家务,给自己盛饭盛汤这些小事情自己来做总行吧。

  这落在夫妻俩的眼里倒不觉得有啥问题,更多是觉得孩子越来越有出息的骄傲感,一脸的欣慰。

  周德宇还夸奖周云逸说:“儿子真棒,最近都是自己盛汤盛饭,这上学和不上学果然是不一样的。”

  尹秋萍认同道:“看专家号就是不一样,给咱出的主意太好了,真应该早点送他去学校。”语气还有点遗憾,感觉送晚了似的。

  周云逸心里无语,面上慢慢喝汤,平静的周末很快就过去了。

  星期一那天,门口的四个孩子结伴去学校,周云逸到了班里发现好几个孩子都剃着光头,打闹的时候也是少林十八罗汉,或者十八铜人,反正都是和少林寺有关的口号或者招式。

  看来西街这边也安排了电影,孩子们最近都有些上头。